大皖新闻讯 10月14日,“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5年第三批展示人选网上评议环节启动,全国共154位候选人接受评议。在公园街头摆“急救地摊”8年教授“救命术”的吴磊入选。“感谢大家的关心。”10月16日,吴磊对大皖新闻记者说。目前,吴磊是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医师。
吴磊(左)和妻子刘静(右)教市民急救技能(资料图)
累计开展300余场公益课
“更多意外是发生在医院之外。群众应该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并在关键时刻敢于施救。”吴磊告诉记者。
据了解,吴磊和妻子刘静在医院工作了多年,见过太多因急救知识匮乏酿成的悲剧,体会到“人人会急救”的必要性。经过一番思考,夫妻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急救课堂从医院搬到公园街头,开始“摆摊”教学。
2017年夏天,吴磊在休息日前往当地公园“摆摊”。后来,随着妻子刘静的加入,“急救地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太和县城延伸到了乡镇以及周边县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急救知识的学习中来。
8年来,夫妻俩累计开展了300余场公益课,培训范围覆盖公园、社区、学校等场所,让10余万人参加学习“救命术”。 2021年,学员钱胜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成功救活了一名溺水儿童;2023年4月,学员周飞成功抢救了一名心脏骤停患者……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夫妻俩就更加坚信:“每次摆摊教学,哪怕只有一个人学会急救技能,也是值得的!”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过“急救地摊”公益课的学员已成功帮助20余名患者在黄金抢救时间内脱离危险。
吴磊教市民急救技能(资料图)
列车上的3分钟紧急救援
今年5月25日下午1点多,从北京南站开往合肥南站的G41次高铁上,广播突然响起:“2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务人员!”
正在7号车厢的吴磊闻讯立即赶往现场。只见一名乘客倒在卫生间门口,已失去意识。他迅速指挥周围人员将患者平稳抬至车厢地面,随后通过专业检查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并立即实施气道保护、清理口腔异物等急救措施。
经过3分钟的紧急施救,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吴磊又利用高铁急救箱为患者测量血压、进行胸部听诊,持续观察10分钟,确认其生命体征稳定、无继发危险后,才放心离开。
参与构建急救新模式
40多岁的吴磊长期工作在急救一线,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他早已非常熟练。
为让更多患者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他积极参与构建“1367”太和急救新模式。该模式已入选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与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4)》。
为推动这一模式落地,吴磊带领团队走遍当地12个医共体分院,针对不同层级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与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累计开展基层急救培训120余场,覆盖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县域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应急处置水平。
在吴磊与团队的努力下,太和县急救体系持续完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平均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为众多患者赢得了宝贵生机。
大皖新闻记者 王振宇 通讯员 耿万荣
编辑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