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刘静
“真的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我的行李箱……”10月12日,在青岛机场候机楼内,从济南专程赶来的旅客孔女士,紧紧握住国际行李查询班长的手激动不已,并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她手中。这面锦旗背后,是一段旅客行李意外滞留、多方求助后,最终在青岛机场工作人员“跨界”协助下失而复得的曲折故事。
事件始于10月4日,孔女士原计划乘坐酷航TR186航班抵达青岛后转乘高铁回济南,却因航班延误临时改签至其他城市,不料抵达目的地后,她发现托运的行李箱并未同机抵达。
随后四天,焦急的孔女士辗转联系多方寻求帮助,并在10月8日上午抱着一线希望,拨通了并未经停的青岛机场国际行李查询柜台电话。“旅客的难处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既然找到了我们,就要尽力帮到底!”当日值班班长接到电话后,主动承诺尽最大努力协助寻找。她细致记录信息,并第一时间通过邮件联系新加坡酷航公司,积极沟通协调,查找行李下落。
转机在当晚出现——国际行李查询班长收到酷航回复,确认孔女士的行李已在新加坡机场被找到,并将于次日搭乘TR186航班运抵青岛,同时酷航委托青岛机场代为处置该行李后续事宜。她立即将好消息告知孔女士。10月9日一早,行李随着酷航航班抵达青岛机场,并迅速通过快递寄往济南。几天后,行李完好地交回到孔女士手中。
为了当面表达这份深深的谢意,10月12日,孔女士特地乘高铁从济南再赴青岛,专程到青岛机场,为工作人员送上锦旗。
在青岛机场,像这样恪守“旅客至上”理念的故事并非个例。24面锦旗、110封感谢信、2000余通感谢电话,见证着青岛机场人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和主动担当,他们用一次次暖心的服务、一个个尽责的举动,为旅客的出行之路保驾护航,让“真情服务”的种子在旅客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温暖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