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急重症一体化发力 成功抢救脑出血患者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血压 220/150mmHg!患者突发肢体活动受限、呕吐,有15年高血压病史!”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急诊临床医学中心接诊了55岁的患者,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救随即展开。得益于医院“急重症一体化”救治体系,急诊科、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影像科多科室无缝协作,最终成功控制患者脑出血,目前患者恢复状态良好。

急重症一体化:分秒必争的“生命速递”

患者到院后,急诊科医护团队凭借丰富经验,第一时间判断可能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这正是医院 “急重症一体化中心”建设的核心成果。

3分钟内:急诊团队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开展吸氧、心电监护,同步联系影像科准备颅脑CT检查;

10分钟后:患者完成颅脑CT,结果提示“脑出血破入脑室”,神经外科专家已抵达急诊,结合检查报告与临床症状,果断决定急诊手术;

30分钟内:在“先诊疗后付费”“急诊患者优先”的流程优化下,术前准备全部完成,患者被平稳送入手术室;

手术全程:麻醉科精准把控生命体征,神经外科团队高效操作,最终成功控制出血,为患者赢得生机。

从接诊到手术结束,各科室凭借“院前抢救—院内急救—ICU救治”一体化网络,实现了信息同步、流程衔接、资源调配的无缝对接,这正是阎敬武院长提出“急重症一体化中心”建设的实践成果,让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冬季高发!脑卒中预防刻不容缓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骤降、室内外温差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加剧,脑卒中(尤其是脑出血)进入高发期。世博高新医院结合临床经验,为市民整理了冬季脑卒中预防要点:

1、严控基础病,稳住“血压防线”

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如晨起后、睡前),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更低);冬季外出前可先在室内活动 5-10 分钟,避免突然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导致血压骤升;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警惕早期信号,牢记“FAST 原则”

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脑卒中的 “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

F(Face 面部):面部不对称,微笑时一侧嘴角下垂;

A(Arm 手臂):一侧手臂无力或麻木,抬手时无法保持平衡;

S(Speech 言语):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

T(Time 时间):出现上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 120,记录发病时间,为救治争取黄金时间。

3、做好急救,避免“二次伤害”

若身边人突发脑卒中,正确急救至关重要:

立即拨打 120:明确告知患者症状、发病时间及所在位置;

保持呼吸顺畅:让患者侧卧,头向一侧倾斜,清理口腔分泌物,避免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禁止错误操作:切勿摇晃患者、大声呼喊或强行喂食喂水,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辅助降压(应急):若患者血压极高,可在急救人员指导下,用消毒针刺耳尖(耳廓最高处对折点),双侧各放血10滴左右,帮助临时降压(需注意无菌操作)。

守护生命,持续打造“高速救治网”

世博高新医院始终以“急重症一体化”为核心,不断优化脑卒中救治流程,24小时接诊卒中患者,用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救治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

未来,世博高新医院将继续推动卒中中心建设,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加强市民健康科普,让“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更多患者赢得生机与健康。

责任编辑:刘宗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