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是贵州人的主场”,这句话在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挑战赛中,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来自全国各地的 100 名参赛者,只能依靠主办方提供的一把柴刀、一截楠竹等极少量初始物资,在峭壁山林里自主求生。经过40余天的艰苦拼搏,最终剩下了14位选手,他们不仅成功进入决赛,更是每人都获得了2万元的奖金。
在这14位佼佼者中,有2位来自贵州的选手,以其源自乡土的生存智慧与坚韧品格,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位是黔东南锦屏县的“苗王”吴高书,苗寨山林里长大的他,自带与自然共生的基因;一位是来自毕节织金的“刀疤哥”杨小勇,岁月刻下的疤痕里,藏着直面险境的勇气。这两位从黔贵山水间走来的挑战者,用最质朴的生存智慧,诠释了荒野求生的本质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生命较劲的坚韧。
“苗王”吴高书的赛场表现,堪称一部生动的“山林生存教科书”。在缺乏现代工具的绝境中,他将自幼积累的农村生活经验转化为强大的生存能力。其利用天然石壁和竹枝、树叶搭建的功能齐全的庇护所,以及周围储备丰富的野生食物,令观众叹为观止。然而,比他的生存技能更打动人的,是他参赛的初衷。吴高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坚持的动力源于一个非常具体而温暖的目标:希望赢得奖金,为患有眼疾的小女儿进行治疗。这份质朴而深沉的父爱,穿透屏幕,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也让他收获了无数网友的支持与祝福。
“苗王”的故事传回家乡后,一场自发的助威浪潮在锦屏县掀起。锦屏县委书记唐标亲自带队,看望其家人,给孩子们带了新衣服书包文具,并有医生为苗王女儿检查眼睛。唐标说:“吴高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在比赛中宣传家乡的举动,值得我们学习和支持。我们希望他安心比赛,把冠军的荣誉带回锦屏。”
另一位贵州选手,是来自毕节织金县的杨小勇,因脸上一道疤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刀疤哥”。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在参加荒野求生比赛前,曾在工地上做小工,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通过比赛获得奖金,改善家庭的生活。比赛期间,刀疤哥利用自己的生存技能,不仅成功捕猎,还搭建了庇护所——这种从毕节山区艰苦生活中淬炼出的韧性,让他在极端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斗志,也让他在比赛中逐渐成名。
细究两位贵州选手的晋级之路,不难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大山的馈赠与乡土的滋养。黔贵大地多山多林,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靠山吃山”的生存技巧,更磨砺出他们“遇事不慌、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韧性,沉淀出敬畏自然、直面困境的品格。这份不依赖外力、扎根乡土的力量,显得格外珍贵。
如今,决赛的大幕即将拉开,我们期待两位选手再接再厉,让更多人看到贵州儿女的硬核风采,也让这份源于大山的生存智慧与精神力量,激励更多人在人生的“荒野”中,勇敢前行、向阳而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覃淋杨阳萌
主播/侯萌
视频/董婧珣
编辑 张婷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