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验大家谈——学长篇】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3级毕业生解儒群:青春征途,破浪前行

鲁网11月11日讯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3级毕业生解儒群,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他围绕物化生三科分享了自己学习方法以及对整个高中生活的总结,为一中学子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物化生共通的“理科学性”

物化生虽各有侧重,但核心学习逻辑相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夯实基础是根本。三者虽是理科,但绝非仅靠聪明就能学好。基础知识是所有解题思路的根基,没有扎实基础,再强的思维能力也无处施展。哪怕是看似“重逻辑、轻记忆”的物理,也需牢记基础公式和选必三的近代物理概念,化学和生物更是如此。

逻辑思考是核心能力。物化生需要良好的逻辑推理与因果分析能力,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在考场上快速理解并解决问题。这非考场上临时发挥,而需平时下功夫,多尝试创新题型,考试时方能得心应手。

聚焦高考题,规避劣质模拟卷。山东自主命题的物化生试卷颇有特色,研究高考题当以山东卷为主,外省试卷仅作拓展。市面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不少题目思路怪异、表述不清,易带偏正常思维。建议优先做老师筛选过的优质模拟题,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物化生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

物理:重模型,回归定义

物理的突出特点是模型化,如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等。如今考题常将经典模型包装成“新情境题”,本质仍是旧模型的变形或组合。平时练习要多思考“新题与旧模型的关联”,将陌生题目转化为熟悉问题。

更要紧的是掌握定义。比公式推导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的本源定义,尤其在电磁学部分。以2025年山东卷最后一题为例,若只记住E=BLv等在理想情况下推导的公式,无法解题,必须回归本质定义。在创新题越来越多的趋势下,定义是你应对一切的法宝。

化学:如树般生长,适度为佳

化学如树:元素是树干,树枝是不同分支(无机、有机、物理化学等),这体现出化学知识的零散性。高中虽不接触太复杂内容,但可借用不同分支思想整合零散知识,如原理、有机、结构等。

化学学习要“适度”。化学作为不断发展的学科,高中知识是经过简化的“基础框架”,遇到无法用高中知识解释的现象很正常。建议“用高中知识解决高中题”,不要了解一点课外知识就随意套用——若真心喜欢化学,欢迎来大学深入探索。

生物:模块分明,因块施策

遗传(必修二) 基因工程(选必三):生物中最像理科的部分,也是山东卷最爱考难题的部分。对记忆要求较小,更重思考推理。建议先掌握基础题型,有能力再挑战难题。

细胞(必修一) 稳态(选必一):需要记忆,更需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学习时要在准确记忆基础上,锻炼分析实验中各种因素并进行因果推理、表述长逻辑链的能力。建议边做题边用箭头和汉字画逻辑关系图。

生态(选必二):重综合记忆。答题常需结合能量流动、生态工程等多部分内容。学习时要先梳理每个知识点的逻辑,强化记忆,再通过真题练习“综合调用知识”的能力。

高中三年:调、冲、顶的节奏之道

高一:调。从初中升入高中,课程难度、上课方式皆不同,需尽快调整状态,适应高中节奏。

高二:冲。高二是高中学习新知识最多、难度最大的学年,需要一股冲劲,尽快掌握知识。

高三:顶。高三是压力最大的时期,每日重复刷题、高考迫近,让人精疲力竭。这一年拼的是谁能顶住压力,坚持到最后。

如何面对高中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解儒群高中三年写下的答案是——热忱与平和:热忱是以昂扬向上的态度面对一切挑战;平和是面对任何挫折。正是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助力解儒群顺利度过了高中三年。(通讯员 邹乐)

鲁网济东频道热线:0531-76122110

责任编辑:孟昊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