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大山不会忘记

10月30日,海拔1800米的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家人翻开他的遗物清单,一张余额仅38.83元的银行卡震撼了很多人。这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楷模,用一生践行了“共产党员就要给群众办事”的庄严承诺,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位老党员的离开,更是一面精神旗帜的永恒飘扬。

在罗官章的遗物中,除了那张微薄的银行卡,还有19本泛黄的工作笔记。这些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牛庄乡的气候数据、土壤成分、作物生长周期,更记载着他带领乡亲们试种天麻的238次失败记录。1997年退休后,他拒绝县城的安逸生活,执意回到牛庄乡,将全部退休金5.5万元投入天麻种植研究。当有人质疑“一个退休干部图什么”时,他指着山间零星的田地说:“这里每亩地增收三千块,就能让十几个家庭过上好日子。”这种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选择,正是共产党人“我将无我”精神的生动写照。

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过程,是罗官章用生命丈量信仰的历程。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实验室里,他经历了八百多个日夜的坚守,百余次实验失败。2003年深秋,为验证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他在锯割菌材时不慎失去两根手指。住院仅十日,他便带着未愈的伤口重返基地,面对担忧的乡亲们,他轻描淡写地说:“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流点汗流点血算什么呢。”这断指,成为刻在青山之上最深的忠诚印记,也印证了他常说的那句话:“共产党员的勋章,不在档案里,而在群众的笑脸上。”

罗官章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个人成为致富的领路人,更在于他构建了可持续的脱贫体系。他手把手培养的吴晓锋等致富能手,如今已带动71户贫困户年均增收91万元。在牛庄乡中药材合作社的展厅里,陈列着他设计的“技术传帮带”手册,上面详细记录着天麻种植的28道工序、12个风险防控点。这种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脱贫攻坚成果真正扎根土地。正如乡亲们所说:“罗老走了,但他留下的技术本子,比金子还贵重。”

即便晚年病痛缠身,罗官章依然保持着每天三个半小时阅读新闻的习惯。他的书桌上,永远摊开着《人民日报》,边角处密密麻麻写着批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当天,他让家人扶着他坐在电视机前,当听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时,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情怀,正是新时代共产党员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罗官章用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书写了共产党人最富有的精神账本;用断指和汗水,浇筑了脱贫攻坚最坚实的基石;用传帮带的技术手册,留下了乡村振兴最宝贵的火种。今天,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罗官章同志用一生诠释的“不忘初心”,恰似一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指引着后来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罗老,请放心!您点燃的火种,已在群山之间呈燎原之势;您牵挂的乡亲,正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您坚守的初心,永远镌刻在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之上。

一路走好,大山永远的儿子。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龚樊(襄阳市樊城区清河口街道清河桥社区)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伍佳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