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两名驴友在当地桐坑源草鞋耙子尖攀岩时,一人失足坠崖伤势严重,请求帮助。
“受伤的是一名女性,据她同伴当时描述,坠落的高度有十米左右。”一位参与救援的伏岭派出所民警11月5日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接到求助后,他们迅速出警,很快联系了山上的驴友,由于山上信号不好,加了驴友微信后,确定了他们所在的大概位置。
很快,蓝天救援队、消防人员、镇村干部、民警、向导、医护人员……共30多人赶到了山脚下。夜晚视线不好,山路崎岖,救援人员分批上山。秋季夜晚,绩溪山里的气温只有约3摄氏度,岩石湿滑,道路崎岖。救援人员们手脚并用,借着头灯的光束,不断攀行。终于,几个小时后,救援人员见到了受伤的驴友,她倒在山岩缝隙中,全身多处骨折,无法动弹。
由于伤者伤势较重,为了避免在救援的过程中加重伤情,造成二次伤害,在咨询了医护人员后,救援人员将伤者固定在担架上,开始了更加艰难的下山路。
救援人员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抬着受伤驴友艰难下山(视频截图)。
“山路很陡,有的地方可能坡度有七八十度,为了伤者,我们要走得慢、走得稳。”一位参与救援的民警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为了能将伤者稳稳抬下山,在一些陡峭的路段,救援人员不能将担架扛在肩膀上,而是需要同时有6名救援人员用手拎着担架,另有人拉拽着担架绳子来保障安全。
“我们很多人身上都被树枝、石头划破了,晚上也看不见,还有个队员牙齿碰掉了。”绩溪县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章东绯全程参与了救援,他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伤者伤势较重,下山的过程中如果担架晃动幅度稍大,她就会感到疼痛,再加上山路十分难走,救援人员都是小心翼翼前行,在救援的过程中,他们也顾不上身上的小伤。
秋天的山路上满是落叶,夜晚道路湿滑、视线不好,为了保障伤者的安全,抬着担架下山让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大。11月2日凌晨4点左右,走过了艰难的山路,所有的救援人员体力几乎耗尽,但距离下山还有一段路,同行的村干部又请来5位村民帮忙。
经过一夜的努力,伤者终于被送到山脚(视频截图)。
最终,直到11月2日早晨近7点,历时约15个小时的救援,伤者终于被送至山脚,等在山脚下的救护车很快将她送往医院救治。11月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警方了解到,伤者全身出现十多处骨折,暂无生命危险,目前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通讯员 苏健雄(部分素材由绩溪县蓝天救援队提供)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