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的老党员罗官章悄然离世,工资卡余额仅38.83元。这微薄的数字,与他扎根高山49年、倾尽所有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壮阔人生,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对比。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一枚枚奖章见证着他的忠诚与担当,漫山遍野的天麻产业承载着他的为民情怀。罗官章用一生昭示,共产党员的“遗产”不在银行卡上,而在群众心中,他以清贫之躯,标注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
从“忠诚之心”出发,站稳“党是一生的追随”立场,攀登“信念如磐”的高度。“忠诚、干净、担当”,是罗官章笔记本首页的六个大字,更是他一生践行的铮铮誓言。从1956年入党,到退休后第二天重返牛庄,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天麻试验,他将对党的绝对忠诚,完全融入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那句“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朴素无华却字字千钧,道出了基层党员最纯粹坚定的信仰。他上交的最后一笔520元党费,是一次饱含深情的“初心回响”。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罗官章为标杆,把对党忠诚化为最根本的政治品格,将为民服务作为最神圣的职责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平凡的岗位上攀登信仰的至高之地。
从“为民之心”出发,践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准则,拓展“实干担当”的宽度。“乡亲们荷包没钱,死了也闭不上眼。”这句罗官章常挂嘴边的大白话,映照出他最深沉的为民情怀。他把群众的“钱袋子”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数十载如一日,带领村民发展天麻、烟叶、中药材等支柱产业,硬是让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他不仅送技术、送种子,更送信心、送希望。面对创业受挫的青年,他没有空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屡败屡战的经历鼓励对方:“搞农业,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关键是不能被困难吓倒。”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拓展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
从“奉献之心”出发,坚守“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操守,积淀“廉洁奉公”的厚度。罗官章的“遗产”只有38.83元,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厚重如山、源远流长。他一生简朴,最后一餐仅是几个炕洋芋,每月退休金除了买药,几乎全部投入农业试验和帮扶乡亲。女儿李秀英含泪婉拒乡亲份子钱,只因“这是父亲最后的遗愿”。他用自己的清贫换来了群众的富裕,用一生的坚守树立了共产党员“干净干事”的崇高典范。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淡泊之心”、常修“清廉之德”,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真正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奖赏,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不断积淀的清廉厚度中永葆政治本色。
罗官章如同灯塔,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对“何为合格党员”“怎样担当作为”最铿锵有力的回答。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当如罗官章一般,将丰碑立在人民心中,用一生的奋斗去攀登和超越,诠释“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千钧重量与无限光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余春洪(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