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何以如山?罗官章用半世纪坚守作答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书写了共产党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生命华章。工资卡上38.83元的最终余额,与近半个世纪倾情奉献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基层书记如山般厚重的人格力量。

一枚党徽,两袖清风,诠释“忠诚干净”的政治本色。在他的遗物中,一个木盒里珍藏着七枚奖章,其中最锃亮的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与他工资卡上38.83元的最终余额,构成了震撼人心的对比。退休金大部分被他投入农业试验和接济乡亲,“一塞就是三五百”是他的常态,而自己最后一餐仅是几个炕洋芋。生命的最后,他留下“不收一分份子钱”的铁律,女儿含泪拒礼的场景,让“忠诚、干净、担当”的扉页誓言,化作了贯穿始终的生命实践。这清冽如泉的一生,是对“怎样才算一名合格党员”最深刻、最动人的回答,他让人民相信,有一种纯粹可以超越物质,有一种高贵深植于平凡的坚守。

一双泥腿,半生耕耘,彰显“实干担当”的公仆情怀。“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这是罗官章写在笔记本上的话,更是他49年的行动指南。从书记任上到退休之后,他的办公室始终在田间地头。他研究天麻、种萝卜,亲自想点子出主意,即便失败赔钱也绝不退缩,最终为牛庄培育出三大支柱产业。他鼓励创业青年王正望:“搞农业,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他用一生证明,担当不在口号,而在泥土中的脚印。他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担当,是面对困难时的百折不挠,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久久为功,是把人民的梦想当成自己终身的事业。

一句承诺,一生坚守,铸就“不忘初心”的精神丰碑。“乡亲们荷包没钱,死了也闭不上眼。”这句他常挂嘴边的话,是其初心的最朴实话语。退休第二天即重返牛庄,他将“继续前进”的承诺践行到最后时刻。今年上交的520元最后一笔党费,是他对党的深情“表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与村干部一同规划“多渠道增收”的蓝图,牵挂着他刚养的山羊和未完成的桶栽天麻试验。他用一生的坚守,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刻进了牛庄的群山之间。这份初心,跨越近半个世纪而光芒不减,历经时代变迁而底色依旧。它并非刻在石碑上,而是鲜活地生长在牛庄的每一片产业里,流淌在每一位受他恩泽的乡亲心间,成为一座永不落幕、永远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罗官章书记走了,但他用38.83元的生命余额和49年的赤诚坚守,为我们标定了初心的纯度和担当的高度。他留下的,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产业,更是一座名为“罗官章”的精神灯塔。在这位“牛庄守望者”走过的路上,我们当循着那束光,将他未竟的梦想,描绘在荆楚大地的每一片希望田野上,这才是对这位新时代共产党人楷模最好的致敬与缅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喻心玥(“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王舒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