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名 发现未来

10月25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获得2025LESS新世相出版奖悦己榜前10名的书籍作者、编辑在台上交流。当日,一场特殊的出版奖颁奖礼在河北秦皇岛阿那亚海岸举办,数十本涵盖了社会、性别、生活、哲学等议题的入围作品从参评的900余本近一年出版的新书中脱颖而出,亮相现场。当晚的颁奖礼上,2025LESS新世相出版奖公布了一种声音、年度图书、年度设计、年度编辑、年度品牌等5个奖项的最终结果,讲述年轻女教师春晖在美院的教学与生活的漫画书《春晖》、聚焦林徽因独立建筑思想的文集新编《重识徽音 林徽因建筑笔记》、展现医学领域对女性身体的系统性忽视现象的《制造误诊》等图书获奖。

据了解,2025LESS新世相出版奖以“在每一条小路上发现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编剧、出版人齐聚一堂,以书籍为名,寻找照亮出版行业的“小路”,并以此激励新的可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5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当代诗人、作家余秀华(左一)为《春晖》一书颁奖。《春晖》是由漫画家、插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阮筠庭(右二)所作的半自传漫画图书,记录了一位教师数载的变化与成长,用漫画这“一种声音”,回应自己职业生涯的困惑与人生的起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5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获评2025LESS新世相出版奖年度图书《制造误诊》一书的编辑马春华发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5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编剧、出版人和书籍爱好者齐聚一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认识建筑团队编辑朱雨琪(右三)在论坛上发言。由认识建筑团队推出的《重拾徽因——林徽因建筑笔记》是首部聚焦于林徽因独立建筑思想的文集新编,这本书获得了2025LESS新世相出版奖年度设计奖。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朱雨琪希望这本书能还原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生,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去聆听她的思想之音,思想的美。朱雨琪还认为,这是一本“只有拿在手中翻阅时才能感受到它的美”的书,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纸质书的阅读的意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蜂巢剧场,媒体人郭玉洁(左二)、马来西亚作家林雪虹(右二)、新晋小说作家刘楚昕(右一)在“一种声音”主题论坛上交流他们如何在写作中感知生活的变化、回应当下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一名年轻人在“新世相图书馆”借阅图书“盲盒”。这些“盲盒”里的图书均为LESS新世相出版奖入选作品,每本书里还包括“阅读包”及“安静的阅读纸”,借阅者可以填写相关信息和阅读感受,并在转借、归还时附在书内,为阅读同一本书的人建立连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年轻人们在“新世相图书馆”借阅图书“盲盒”时相互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参观者们在“新世相图书馆”借阅图书“盲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一名读者正在录制“开盲盒”的瞬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年轻人们在阅读图书“盲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一家人在阅读图书“盲盒”。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10月26日,河北秦皇岛孤独图书馆外,一名游客关注新世相出版奖获奖者论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责任编辑:陈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