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烟台市民政部门紧紧抓住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探索智慧救助模式,社会救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其中,作为社会救助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福彩公益金持续为烟台社会救助工作注入温暖力量,通过民政部门的精准施策,为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点亮希望之光。
与病魔抗争17年 大病救助带来生活希望
家住招远市金岭镇某村的小杨(化姓,下同),自19岁起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17年了,17年间,小杨从未有一天停下与病魔抗争的脚步。然而,命运的考验却从未止步。2024年7月,小杨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红斑狼疮进入暴发性复发阶段,更引发了罕见的狼疮性脊髓炎并发症,短短几天内,她的双下肢便失去知觉,最终被确诊为“双下肢瘫痪”。
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半身瘫痪、每日卧床,这些描述让人很难与一个年仅36岁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同龄人都忙着成家立业,小杨却觉得生活暗无天日。
为了更好地治疗,年近七旬的父母带着小杨辗转多家医院,不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面对后续长期的治疗与康复费用,小杨一家陷入了困境。
依托“大数据”和“铁脚板”,招远市金岭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小杨一家的情况,考虑到小杨的艰难处境,招远市民政部门以“快核实、快救助、快保障”为原则,第一时间开展核实救助工作,仅用1个工作日便完成了信息核验,最终将12828元临时救助金送达小杨手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救助靠前一步,政策更有温度。考虑到小杨瘫痪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后续康复治疗、护理都需要费用,仅靠临时救助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金岭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主动向其家属讲解低保政策,并协助其家属准备好各项材料。2025年9月,金岭镇民政办按程序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小杨领到了第一笔低保金523元,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大幅提升,家庭经济压力显著缓解,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一家人脸上。
“要是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小杨的母亲每每提及此事,都忍不住哽咽。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烟台全市共保障低保对象6.2万余人、特困人员2.4万余人,五年内共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1万余人次。
在这项救助背后,福彩公益金提供了重要支持。2024年,山东省与烟台市两级福彩公益金共投入9803.9448万元,其中用于省、市两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84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含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支出。
守护晚年幸福 八旬流浪老人的回家路
社会救助是一项带有温度的事业。近年来,烟台市民政部门持续探索群众身边“一站式”救助服务,通过精准摸排、数据赋能,诠释了“应保尽保、一个不漏”的民生担当。
招远市辛庄镇的步大爷(化姓,下同)已经82岁高龄了,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因种种原因流浪外地,依靠捡拾废品勉强维持生计。招远市民政局利用“大数据核查”这一现代化手段,通过多方协调,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步大爷,并最终为其办理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手续,让老人得以入住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传统的救助模式依赖个人申请,但对于像步大爷这样信息闭塞、甚至不了解政策的群体,容易形成保障的“盲区”。如今,烟台市民政部门利用技术手段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按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分级预警—精准核查”工作流程,将9.3万低收入人口与56.7万其他风险群体纳入数据库,累计触发预警信息4.9万条,实现99%预警信息精准处置,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真正实现了“应保尽保”的承诺。
“感谢政府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头子,现在有了温暖的住处,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步大爷眼含热泪说。这个温暖的结局,同样离不开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以福彩公益金为重要来源的社会救助资金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让像步大爷这样的流浪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福利彩票的诞生是为了筹集公益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这份与生俱来的公益属性,是福彩事业发展的关键和灵魂。在中国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中,济困工作一直是福彩公益事业的重点项目。小杨和步大爷的故事,只是福彩公益金支持的众多救助案例中的缩影。在烟台,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正在发生。
据统计,1987年至2025年7月底,烟台市累计销售各类福利彩票197.49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59.6亿元,为市本级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20.86亿元。这些福彩公益金正在通过民政部门的精准施策,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福利彩票也正在烟台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通讯员 吴学飞 孙立华 佘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