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血≠皮外伤!专家紧急提醒:这种骨折会“静悄悄”毁掉听力

一年前,29岁的宁先生在一次意外中不慎摔倒,当时只觉得耳朵有些疼痛,右耳还出了点血,他以为只是皮外伤,便自行进行了简单处理,之后没再留意。几天过去,耳部不适持续存在,心里渐渐不安起来。经朋友提醒,面部撞击有时会伤及耳道深层结构,他这才来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整形外科就诊。耳整形外科主任陈东详细询问了受伤过程,并安排了耳内镜检查和CT扫描。结果令人意外——宁先生被确诊为“右侧外耳道骨折继发耳道狭窄”。一块细小的骨片因撞击发生移位,正悄悄挤压着声音传入的通道。

黄金期干预,为耳朵重建“声音通道”

“很多人不知道,耳道也会骨折。”陈东解释道,“当面部受到强烈撞击时,力量可能传导至外耳道前壁,造成隐匿性骨折。若不及时干预,移位的骨片会引发耳道狭窄甚至闭锁,导致听力下降、耳闷、反复感染等问题。”他特别强调,伤后一个月内是治疗的“黄金窗口期”。此时骨折尚未愈合,通过微创手术将骨片复位,并在耳道内放置支撑材料,能有效恢复耳道正常形态。幸运的是,宁先生就诊及时,经过全麻下的耳道骨折复位术,移位的骨片被成功归位,耳道也重新撑开,为后续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个月的坚持,换来耳朵的重生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术后。“接下来的三个月,是耳道塑形的关键阶段。”陈东说,“我们必须在耳道内填充纱条等医用支撑物持续维持耳道空间,防止疤痕增生和骨片再次移位。”宁先生积极配合,坚持每月复查,按时更换支撑海绵。这期间,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医护团队也全程跟踪,根据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三个月后,支撑物顺利取出,耳道形态稳定,听力明显改善。

外伤之后,耳朵也要“体检”

事实上,像宁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在交通事故、运动撞击或跌倒后,外耳道骨折常被忽视,直到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闷才就医,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此,陈东提醒,“凡是经历过颌面部撞击的人,无论当时是否有耳痛、出血或听力变化,都建议尽快进行一次专业的耳部检查,主动排查外耳道是否发生隐匿性骨折。通过耳内镜和CT检查,往往能在症状恶化前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干预,避免后续复杂的手术和更长的恢复过程。万一错过最佳治疗期,患者也不必绝望,还可以通过外耳道成型术来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