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17日讯(记者王静实习生李君怡)在赣南革命老区,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传统家具制造到国际物流枢纽,从单一生产线到集群数智化生态,江西赣州以“数智融合”为路径,推动制造业向“新”而行、向“绿”转型,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产业大脑打通“链群配” 企业共享大技术
不仅单个工厂在变,整个产业集群也在数智浪潮中重塑生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冠英科技集团,以“链群配+产业大脑+共享智造”模式,基于自主开发的CGBox工业AI数字底座,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智化转型服务。集团聚焦未来材料、未来制造、未来信息三大赛道,构建了覆盖产业全价值链的共享智造互联网平台。
“我们的机器人会通过工业相机拍照定位,实现产品的抓取、组装和加工。”冠英智能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建,其自主研发的CGBox工业AI数字底座已应用于自身建设的年产5万套边缘智控终端工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智能仓储、质量追溯等六大场景创新,形成了“技术自研-工厂实证-模式输出”的闭环。
目前,冠英已在全国10个省份50余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了多个SPU集群品牌,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数智改造服务,相关技术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试点示范。
内陆港联通全球数字口岸提升贸易效率
不沿边、不靠海,却能“买卖全球”。赣州国际陆港作为江西省首个内陆开放口岸,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国际物流通道,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
这里不仅是进口木材、整车、肉类等品类的指定监管场地,也实现了与深圳盐田港、厦门港、广州港等多个沿海港口,以及满洲里、霍尔果斯等沿边口岸的互联互通。该港创新推行“赣深组合港”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有效实现了与沿海港口在功能、成本和效率上的衔接,显著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如今,赣州国际陆港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500列,铁海联运班列和内贸班列突破19000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通过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平台,实现了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全覆盖,并与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区开展“双区联动”,开创了“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海外仓”融合发展新模式。
家具制造迈向“绿色智造” 健康环保又智能
走进江西富龙皇冠实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十条实木自动化流水线与数字化软体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工业相机完成精准定位、机械臂进行灵活抓取、自动化喷漆系统实现均匀喷涂——与传统家具制造场景相比,这里的生产环境显著改善,生产精度和效率得到提升。
“我们采用环保性能更好的水性漆,并对板材进行严格筛选,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南康家具产业带中较早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之一,富龙皇冠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了从裁料、组装到喷涂等环节的流程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能,也在环保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022年,该公司建设了南康首家数字化软体工厂,现有10个生产厂区和5800平方米产品展示中心,为全国4300多家经销商提供服务。其生产的水性漆家具通过相关认证,达到“0苯0甲醛”标准,为传统家具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
产业升级正当时数智焕新进行中
从一家家具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到一个产业集群的协同智造,再到一个内陆国际港的数字化联通,赣州正以数智技术为抓手,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这些转型升级的实践,不仅体现了技术应用的创新突破,更反映了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赣州的探索表明,内陆地区同样能够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通过务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赣州正在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展现出老区振兴发展的新面貌。这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但已经迈出的坚实步伐,正在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注脚。【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