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区】十周年·正青春|银龄学堂 拾光正好——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十周年记

鲁网9月17日讯十年,是一段温暖的陪伴,更是一场青春的延续。上高街道双龙社区老年学堂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文化养老、幸福养老”宗旨理念,积极回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以数字化、多元化、人性化服务,不断丰富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一张亮眼的名片。

如今的学堂,我们共设合唱、舞蹈、书法、瑜伽四大课程、五个班次,在册学员超百人,十年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学堂不仅传授知识,更营造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温馨氛围,成为许多长者心灵归属和文化滋养的“幸福家园”。

声暖夕阳,和韵生辉

在林老师专业的指导下,合唱班的学员逐渐掌握发声与多声部配合,不仅排演了《夕阳红》《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还将新版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俄语版《神圣的战争》等新作融入汇演清单。他们活跃于社区节庆和街道汇演,用音乐凝聚情感,展现银龄艺术风采。

舞悦人生,步履轻盈

舞蹈课程深受学员们的喜爱,为方便大家学习,社区专门安排了两个班次。舞蹈一班常年坚持练舞,积累了很多舞蹈技巧,从最初的舞蹈“小白”逐步成为能在舞台上自信展现的“文艺骨干”,作品《上春山》多次在区级展演中获得好评;舞蹈二班则注重动作细节、节奏与情感表达的融合,有效帮助学员提升身体协调性和艺术气质。许多学员表示,“跳舞让自己身体更轻盈,心情也更开朗”。班级还不定期组织户外展演和交流活动,真正实现“舞有所乐、舞有所健”。

墨香润心,笔耕岁月

书法教室内墨香四溢,学员从执笔运笔起步,逐步研习楷书、行书等字体,在书写中体会“静、缓、稳”的生活哲学。班级定期举办习作展与分享会,不少零基础学员已能独立完成春联、条幅创作,书法,正成为他们涵养性情、陶冶心灵的文化方式。

瑜伴康年,身心共养

以十周年为契机,学堂新开设瑜伽班。课程结合学员身体特点与中医养生理念,围绕二十四节气,侧重柔韧、平衡和呼吸训练,有效改善肩颈腰背功能、提升睡眠质量和身心感知能力。在舒缓的音乐中,瑜伽课成为许多学员释放压力、重获平衡的“每周期待”。

十年耕耘,社区老年学堂早已超越传统“上课”范畴,发展成为融学习、展示、社交、健康于一体的综合型精神文化平台。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拓展课程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助力更多银龄人在“学中乐、乐中学”,拥抱更充实、更优雅、更温暖的晚年生活。(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单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