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9日讯2025年8月26至2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韶关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山东体育学院、潍坊学院、潍坊市博物馆等三十多所高校、科研文博单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郑氏宗裔、企业家等百余位代表嘉宾出席。
26日上午九点,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峡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隆重热烈的开幕式。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名誉馆长孙敬明主持开幕式。潍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纪伟,郑玄后人代表、杭州齐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为理,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陈璧生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后,与会领导专家嘉宾合影,并举行捐赠著作仪式。
大会主旨演讲和分会场研讨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将自己精心研究著作惠赠大成郑玄文化中心。孙敬明将其历年出版部分著作:《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陈介祺与中国经学金石学及考古学研究类稿》《潍水集》《海岱古钱新解》《潍水文化概论》《潍坊金石学》《潍坊古国》与《陈介祺研究》等悉数捐赠。
兹次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以郑玄文化研讨为中心,涉及范围极其广博,交流论文近60篇,诸如:“郑学”渊源、内涵、传承、研究、历史地位,与《易经》、“三礼”、《春秋》“三传”、《论语》《中庸》,以及宗庙禘祫、明堂辟雍、礼乐典章、名物制度、古史体系、融今辨古(文)等展开广泛研讨;同时,并梳理郑玄文化对中华礼乐文明的深刻影响,思考传统经学如何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焕发新生等等,大家坐而论道,激情洋溢,高见迭出,精彩纷呈;专家研究层次深,学术水平高,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的空前学术盛会。(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