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术 促发展——护理新技术“中线导管置管技术”

鲁网8月14日讯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5年6月选派重症医学科窦慧参加青岛市护理学会组织的“中线导管专业技术培训班”,经过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后,窦慧通过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试,并提前完成了置管例数要求,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在临床实践期间,因操作技术掌握规范、熟练、流畅,取得了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培训老师的一致认可,获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证书。

8月,窦慧培训结束后,已顺利在医院为患者开展了中线导管置入技术,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中线导管

中等长度导管又称中线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等长度导管,适应于预治疗1—4周的患者,是介于外周留置针和PICC之间的一种输液工具,长度20-30厘米,由护士在无菌操作下经血管B超引导穿刺置入,从上臂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置入,导管尖端放置在腋静脉胸段甚至到达锁骨下静脉。

为什么要选择中线导管

临床上需要中长期输液患者、间歇性输入刺激性药物患者、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和外科大手术患者的首选。中长导管可以实现一次性住院全程只扎一针的“一针化治疗”,导管尖端到达很粗的锁骨下静脉,血流量比外周小血管大很多,可快速稀释药液,避免损伤血管内膜,输液量大也不容易发生水肿等并发症。

中线导管六大优势

1、安全性高 2、维护成本低 3、无需X线定位 4、穿刺速度快 5、减少穿刺痛苦 6、降低并发症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