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方寸洁净”关,当好药品安全“守门人”

钻进狭小空间,手工深度清洁养护提取罐,金陵制药厂工人——

严把“方寸洁净”关,当好药品安全“守门人”

图为清罐工人在乙醇提取罐内进行清洗作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

虽已立秋,南京的气温依然居高不下。8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南京金陵制药厂,见证了一场全厂“深度清洁战”。

上午7时40分,金陵制药厂提取车间工人潘志龙、周天龙早早地来到车间待命,即将开启夏季停产深度清洁作业。当天的任务是对车间内的乙醇提取罐进行人工清洁。在正式作业前,金陵制药厂提取车间工段长丁晓东认真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提醒,先是检测罐内的气体氧气含量,再确认安全绳、软梯等工具完好无损,紧接着询问两位工人昨晚有没有熬夜、身体是否有不适?

在事无巨细地确认好各项安全事宜后,身高1.6米的潘志龙蜷缩起身体,将腿伸进罐内,随后慢慢移动,直到全身都钻了进去。周天龙透过气孔看到潘志龙在罐内站稳后,连忙将一个小铲子递进罐内。

潘志龙拿到工具后,开始在这个仅4立方米的罐子内“施展拳脚”。记者透过气孔往里看,发现罐内并不平整,上方有环形的管道,这里需要人工重点清洗。只见潘志龙目光如炬,手持小铲刀奋力作业,不一会儿,罐体内部逐渐恢复锃亮。

“龙哥,清洁球!”经过1个小时仔细“打磨”,罐内传来潘志龙闷闷的声音。正在一旁关注罐内氧气情况的周天龙,听到声音连忙拿起清洁球,一条腿跪在地上查看潘志龙的位置,一只手接着潘志龙递出的小铲刀,紧接着再将清洁球递了进去。

“累不累,别硬撑,累的话咱俩就换一换!”周天龙朝着罐内关切地问。这时已经是上午9时,气温在不断地攀升,潘志龙的工装已经被汗水完全浸湿,变成更深的蓝色,虽然罐内在不断输入压缩空气,但是温度仍然达到了40摄氏度。潘志龙终于决定出来换班休息。只见小孔处,慢慢“吐出”潘志龙的上半身,周天龙赶快去拉他的胳膊,将他从小孔中拖了出来。

潘志龙拿着一瓶水咕嘟咕嘟喝了起来,这时,记者才看到他脸颊上的汗珠不停地落下,风扇卖力送来称不上凉爽的风,而潘志龙终于缓了一口气,和记者拉起了家常。他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别看他们两位“龙兄弟”个子小,这份差事还就他俩更适合。

话还没说几句,周天龙就系好安全绳,准备进入罐内接力工作。要想当天完成罐体内部的清洁,就要分秒必争。那么,清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算干净呢?潘志龙辅助周天龙进入罐体后,用4个字解答了记者的疑问:光洁如新。

“只有清洁到位,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我在制药厂工作了将近30年,辛苦其实也谈不上,能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嘛!”潘志龙质朴的语言掷地有声,原来,定期入罐清理养护,不仅有利于药品的提取质量,还可以保证热传导效果,让生产环节更加低碳环保。

离开提取车间,记者一抬头便看到屋顶上,有4位工人正顶着烈日对冷凝管道进行清洗。在这场夏日清洁养护大作战中,金陵制药厂将近80位药品安全“守门人”坚守在设备清洗维修保养等岗位上,他们用滚烫的汗珠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无声地诠释着对药品质量安全如山的责任与无言的承诺。

“药厂为工人们提供了休息室,也在工位上准备了饮料、人丹、藿香正气水和风扇等,保证大家在高温情况下,也能安全作业。”不断奔波在每个作业点,提醒工人要休息的丁晓东吐露心声,在他看来,生产的药品安全、工人的人身安全同等重要,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