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从聚光灯下的模特走秀、广告拍摄、短剧出演,到合肥罍街南区一家特色甜品店的店主,95后青年辉辉和同伴小青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甜蜜转身。这对表演系同窗并肩打拼五年后,抓住2023年合肥兴起的“地摊经济”东风,开启了全新创业路。
抖音的爆火鼓励他们继续甜品路
95后青年辉辉(右)和同伴小青
“刚好我们是学表演的,不怯场,愿意去和顾客沟通交流,因此吸引了很多顾客,甜品卖出去也很有成就感。”8月7日,在合肥罍街南区一家特色甜品店,辉辉笑着向记者分享他和小青的创业经历。
2023年初,打定主意要摆摊后,两人就琢磨着该卖些什么。“那会儿我们四处打听、观察了一阵,发现合肥做提拉米苏的流动摊位特别少,想着或许可以把这口美味分享给大家,值得一试。”小青回忆道。
起初,两人都把这事想得很简单:提拉米苏不用烘焙,制作工艺看着也不难,琢磨着在家做好了,拉到街上就能卖。可真上手才发现,现实远非想象中那样,虽说不用烤,但冷藏要花的时间、该走的工序一步都省不得;更麻烦的是,拉上街还得时刻提防着它化掉。“真开始做了才知道,到处都是之前没留意过的小问题。”小青感慨道。
2023年4月,他们第一次摆摊选择了离家近的宁国路,简单的手写价签、应季的新鲜水果和刚从冰箱取出的提拉米苏,就是他们的“招牌”。凭借出色的颜值和表演系练就的亲和力,他们总能和顾客聊上几句,摊前很快就有了人气。
甜品店内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辉辉拍下他们的食品和合照发在抖音上,没想到第一条就爆火,获得了二十万浏览量,点赞和评论均破千,评论区全是“求地址”、“我们学校门口等你”。此后,他们跟着粉丝的“召唤”走进各大商街、大学城,最火爆时一次带十几盘提拉米苏,二十分钟就售空。
一块块蛋糕让摊位“长”成了店
风里来雨里去的流动摆摊,渐渐让他们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总漂着不是办法,大家心里都想着得有个安稳的落脚点。”于是,把提拉米苏做成实体店的念头一拍即合。
顾客画的Q版漫画
筹备实体店的日子里,光装修就耗了不少心力,从空间布局到风格调性,几个人一遍遍推翻方案又重新构思,常常忙到深夜还在对着设计图讨论细节。与此同时,他们在产品的品质创新上也没闲着,原来的提拉米苏造型和口味也不断翻新。
在运营方面他们极具巧思,店里养了条温顺可爱的狗狗馒头当“店长”,毛茸茸的身影总在吧台旁晃悠,成了顾客们进店先打招呼的对象。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上发布“馒头店长”的日常。在店里,也特意划出宠物友好区,软垫和玩具,天气凉快时还会在店外支起围栏,打造宠物乐园。
“店名是提拉米苏的原意——‘带我走’”,小青笑着指向招牌上的符号,“同时,这个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希望未来能一直往前闯,也希望这家店能突破局限,长出无限可能。”这也是他们未来规划的方向,从三明治一类食品入手,在提拉米苏之外加入简餐选项,慢慢尝试意面等品类,把小店做成一个有温度的融合厨房。
“顾客的一句‘好吃’就是我们的动力”
摆摊时期最难熬的就是夏天,“那时候汗流不停的,要一直擦,但是看到围了很多顾客,一直在排队,心里特别开心。”辉辉分享道,看到有人愿意为他们的提拉米苏驻足,那种被认可的感觉,特别幸福。
馒头店长
提到顾客们,小青起身从柜台后的置物架上取下一个相框捧到记者面前,是一幅Q版漫画。“这是之前有位老顾客来买提拉米苏时,突然从包里掏出来递给我们的。”小青回忆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卖个蛋糕还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呢?感觉自己的小摊子突然有了分量。”
回首过往,酷暑中汗流浃背守摊的艰辛,顾客排队支持的感动,以及收到老顾客手绘Q版漫画礼物的惊喜,都成为坚持的动力。“困难都能克服,顾客的‘好吃’和长久支持,是我们走到现在最大的底气。”小青说。从借东风摆摊,到抖音引流,再到实体店落地,两位青年的每一步,都在扎实的功夫与机遇眷顾中,把甜蜜事业越做越甜。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实习生 吴一倩 文/图
编辑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