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公《仁德教养三阶段》出版 以中华千年智慧重塑育儿根基

7月25日,知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商道文化首席专家范明公新著《仁德教养三阶段》正式问世。这部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的育儿学专著,首次系统提出以中华传统智慧为基底、契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三阶段”教养体系,为焦虑的现代父母提供了一条返璞归真的育儿路径。

范明公先生深厚的家学渊源与跨文化研究背景,使其得以贯通古今中外育儿智慧。在书中,他并未止步于当下流行的教养技巧,而是溯及东西方教育体系的起源与流变,从中提炼出中华文化中一整套被长期忽视的育儿学体系。他强调,这套体系不仅能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具体问题,更有助于疗愈成人自身的心理焦虑,构建更和谐的家庭关系。

《仁德教养三阶段》的核心贡献在于其清晰划分并深入阐述了儿童成长的三个关键阶段,即0-3岁“育儿阶段”、3-7岁“教养阶段”、7-18岁“教化阶段”,融合东西方理念,为现代育儿注入传统智慧。例如,范明公指出,“育儿阶段”聚焦生命源头,强调自然分娩、产后黄金24小时母婴联结及“无缝陪伴”,为身心健康与安全感奠基;“教养阶段”顺应身心发展快速期,重在通过适当引导建立行为边界与规范;“教化阶段”则注重系统进行价值观塑造与人格培养,为独立成人打下坚实道德根基。

《仁德教养三阶段》并非复古,而是立足现代科学认知,对中华传统育儿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范明公指出,中华文化本有一套博大精深的育儿体系,其核心在于深刻理解并顺应每个阶段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提供恰到好处的“外力”辅助,而非揠苗助长或刻板训练。他提倡在全球化视野下,“截西方教养之长,补东方之短”,将现代心理学、医学成果与古老智慧相结合。

在“赢在起跑线”的集体焦虑蔓延、各种早教理念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下,范明公的《仁德教养三阶段》提供了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思考。它超越了具体育儿技巧的争论,直指教养的本质,即尊重生命本然的节律,以无条件的爱与智慧陪伴,为孩子打下坚实平衡的身心灵基础。这不仅是一部育儿指南,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如何被温柔以待、健康成长的文化寻根与智慧启迪。它提醒每一位父母:真正的教养之道,始于对生命最初奥秘的敬畏与理解。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