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徐德波 李威 济南报道
在山东菏泽东明县,一家曾一度濒临破产的地方炼厂,如今正以颠覆性技术重塑中国石化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凭借鲁昌2.0高效燃油、UPC原油制烯烃技术、恒昌牌聚丙烯及EPOE弹性体四大核心创新成果,构建起从基础炼化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山东好品”矩阵,成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
技术攻坚,破壁者的担当
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高端聚烯烃领域曾是中国制造的痛点。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我国POE进口量从22.44万吨猛增至12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以上。
面对这一“卡脖子”难题,东明石化选择迎难而上。
2024年11月18日,国内POE材料领域迎来历史性时刻——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联合山东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世界首套5000吨/年EPOE中试项目顺利建成。装置采用全球首创的镍系催化剂技术,仅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即可直接合成EPOE。
今年6月,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生产的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获权威认定,并实现首次批量供货,发往国内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而在短短数月前的2月28日,东明石化产业园区,全球首个30万吨/年EPOE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采用世界首创的镍系催化剂技术,仅以乙烯为单一原料直接合成EPOE,彻底摆脱了对进口高碳α烯烃的依赖。
“我们的EPOE产品在零下40℃低温环境下仍保持弹性,光伏胶膜耐候性提升15%,性能全面超越进口产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科乐新材料公司创始人陈昶乐如是说。这项突破性技术打破了国外对聚烯烃弹性体技术长达30年的垄断。
与传统POE技术相比,EPOE无需依赖高碳α烯烃原料,也无需新建配套装置,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置运行风险。产品性能在力学、流变、抗紫外、低温韧性和耐老化等方面表现优异,应用范围覆盖国防军工、电子信息、光伏能源等众多关键领域。
在技术突破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东明石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团队合作,开创了“高校原创技术 民企敏捷制造”的创新路径。
创新矩阵,多元先进技术齐头并进
EPOE技术的突破只是东明石化创新版图的一角。
在山东东明县30万吨/年UPC科技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全球首套UPC技术装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占地2800亩,作为全球首套采用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技术装置。UPC技术水平国际领先,通过三位院士领衔的鉴定,催化剂属世界首创,技术总体国际领先,以“四高四少”(收率高、能耗少等)颠覆传统工艺。
UPC技术生产同等乙烯需原油量减少60%,碳排放降低20%,为能源进口大国破解“原油过剩、化工品短缺”结构性矛盾。30万吨/年UPC科技示范项目投产后,将带动区域形成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
“目前项目工艺包已基本编制完成,预计2025年12月建设完成。”现场施工负责人乔智愚表示,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利税150亿元。
鲁昌2.0高效燃油“绿色低碳先锋”
在燃油领域,面对燃油车碳排放痛点,东明石化联合德国巴斯夫历时三年研发鲁昌2.0高效燃油,以“清洁、耐烧、减碳”破局。
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试,每升鲁昌2.0高效燃油较国标燃油多跑1.6公里以上,动力提升显著,同步清洁油路沉积物,实现“加油即保养”。若全面推广,全国年减碳量可达4200万吨,相当于7350万亩造林工程,为交通领域“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作为东明石化“山东好品”的又一代表,其背后是一整条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在上游,东明石化与多家国际石油巨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确保优质原油供应。中游环节,企业拥有专用原油码头、千万吨输油管线和5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以及千余辆专业物流车辆的运输公司。这一完善的物流体系为产品稳定输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下游终端市场,东明石化已在山东、河南、江苏等8省市开发200余座加油站。这些终端不仅是销售网点,更是集加油、休闲、购物、餐饮、汽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2023年4月,菏泽润华宝马4S店将鲁昌2.0评为“车辆专用燃油和客户推荐首选品牌”,面向8000余名宝马车主倾情推荐。其“提质不提价”的市场策略(据用户反馈价格与普通燃油接近),进一步加速了清洁能源的普惠化进程。
可以说,从实验室到加油站,从原油采购到终端服务,东明石化构建了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鲁昌2.0高效燃油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及三项国家级质量认证,从原油采购到32道严苛检测,以“滴滴都是承诺”的工匠精神筑牢品质根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这样评价道:“鲁昌2.0高效燃油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能源利用效率,将成为促进我国碳减排的重要助力。”
恒昌聚丙烯填补国内多个空白
在高端新材料领域,东明石化“恒昌”牌聚丙烯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荣誉,成为山东好品的又一代表。
2020年,东明石化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装置一次带料试车成功,标志着中国首套高端聚丙烯牌号最齐全的生产装置诞生。这套引进利安德巴赛尔公司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装置,采用高效环保催化剂,能耗低,可生产全范围、多用途的聚丙烯产品。在计划生产的168个聚丙烯牌号中,其中9个牌号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只看似普通的奶茶杯,背后却曾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2025年,恒昌牌M700B聚丙烯凭借“超低气味、高透明度”的尖端性能通过欧盟标准认证,彻底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奶茶杯专用材料的垄断。而今,每十杯奶茶就有四个杯子使用东明石化生产的专用聚丙烯材料。
此前,国内高端奶茶杯专用料90%市场份额被美国利安德巴赛尔、日本三井化学垄断,单吨售价超1.8万元,且原料交付周期受国际海运影响极大。
恒昌化工技术人员回忆攻关历程:“初始我们生产的树脂溶脂良品率低,客户反映塑料气味遮盖茶香。”通过全方位排查,团队制定12项解决方案,最终生产出异味等级0.5级,优于欧盟标准的产品。
目前,东明石化M700B等高端牌号聚丙烯年产量达12万吨,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恒昌聚丙烯的突破,让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高档汽车配件、高端家电等长期依赖进口的领域实现了自主供应。
“山东好品”链动绿色未来迈向世界一流
东明石化的“山东好品”创新矩阵,映射出山东石油化工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层逻辑。
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言犹在耳:“谁的技术领先,谁就领先占有市场!”未来五年,东明石化瞄准销售收入5000亿元、利税600亿元,以“世界领先”技术奋进“企业500强”。
从鲁西南小城到全球竞技场,东明石化以“山东好品”之名,正将技术命脉牢牢握在“国产”手中。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东明石化这家从地方炼厂成长起来的企业,正以技术为笔、创新为墨,绘制“世界一流石油化工产业集团”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