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伟大抗战精神永放光芒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陈泉

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用钢铁意志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这种植根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灵魂,凝结着万众一心的团结伟力、愈挫愈勇的自强品格、蔑视强权的民族气节、决战决胜的信念力量,既是历史的馈赠,更是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

回望历史,当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阴云笼罩神州大地,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挺身而出,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杨靖宇将军在白山黑水间孤身奋战至最后一刻,赵一曼女士在就义前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笔,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些可歌可泣的壮举,共同诠释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更在精神层面完成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性飞跃。

步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上仍需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在科技领域,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遭遇“卡脖子”困境;在国际环境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全球化进程。面对这些挑战,伟大抗战精神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以“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团结意识,构建起跨越行业、地域的协同网络;以“愈挫愈勇、愈战愈强”的奋斗姿态,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在基层治理中精耕细作。

伟大抗战精神从未远离,它已化作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图腾,成为中华文明赓续不绝的精神密码。这种精神密码,在”嫦娥“探月的轨迹中延续,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生长,在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中显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绽放。

岁月流转,精神永恒。当伟大抗战精神与新时代的奋斗旋律同频共振,必将汇聚成推进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责任编辑:何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