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李珂:用爱照亮缺憾 用心守护成长

大众网记者 沈甲亮 菏泽报道

大学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的李珂,毕业后毅然投身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成为牡丹区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教师。“我深知前路艰难,但我愿意用微薄的力量,去弥补孩子们人生的缺憾。”李珂说。

无声的“谢谢” 是爱的回响

一次,李珂送患有自闭症的学生小李回家。下车时,一直沉默寡言的小李意外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短短四个字让李珂瞬间泪流满面——往日的辛酸与付出,在此刻化为最珍贵的幸福。

记得刚入校时的小李,暴躁易怒,课堂上乱跑,难以表达感受,偶尔会有攻击行为。李珂曾被他踢打过,甚至被吐过口水,如何安抚他时常爆发的情绪成了一个难题,但挫折没有磨灭李珂的信心。她坚持冷静沟通,教授小李识别和疏导情绪的方法,手把手教他写字,帮他慢慢积累信心。当小李情绪失控跑开时,李珂总是悄然跟在不易被察觉的地方,默默守护等待最佳的安抚时机;放学路上,李珂也常常远远目送,直到他安全上车……如今的小李,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也学会了帮助别人,生活的阳光重新拥抱了他。

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日常的情绪爆发、沟通困境和课堂挑战,李珂用十足的爱心与耐心,点亮他们前行的明灯。学生失控时,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前,用双手给予他们安全感;当学生的需求因无法满足导致情绪崩溃时,她总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安抚他们;当学生无法正常言说时,她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示范沟通方式……她用行动书写着与特殊学生之间的温暖故事,为他们撑起成长的天空,让每一颗独特的“星星”都能绽放光芒。

点滴进步 皆是成长的勋章

“小黄能在横抱筒上坚持10分钟了!”“小王完整走过了岛屿与河流平衡台!”“小蔡能连拍几十下大龙球了!”“小周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字!”……这些令人欣喜的微小进步,凝聚着李珂百倍的努力。作为运动与保健课教师,面对感觉系统迟钝的学生,她运用科学方法,一遍遍搀扶、一次次引导,带领他们跨越障碍。李珂深知,在常人眼中简单的动作,对特殊学生而言每一步都无比艰难。唯有找到恰当的方法,才能让他们向“普通”靠近一点点。

在生活适应课上,李珂将复杂的自理技能拆解成可触摸的温暖片段,把洗头分解为“湿发—抹洗发水—揉搓—冲洗”;把剪指甲细化成“拿指甲刀—固定手指—修剪—检查”……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特殊儿童逐步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种花、包粽子、削果皮、叠衣服等技能。生活数学课上,她把抽象的运算化为生动的购物场景,创新运用“实物—图片—数字”三步教学法,让学生先触摸感知数量,再通过图片认知,最后理解抽象的数字。针对不同认知水平,她设计个性化方案,让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百以内加减,中等学生学习十以内的加减,语言迟缓的学生则从认数字开始。

同时,她巧妙设计,自制数字拼图、计算卡片、实物计数器等实用小教具,让特殊儿童的学习变得直观有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看似微小的进步,都是他们走向自立、融入社会的重要里程碑。”李珂说。

为了让更多家长掌握科学的方法,李珂开设了家长课堂,定期为家长讲解学生的常见问题、科学应对措施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家长形成合力。学生小海曾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经多次教育仍效果不佳。李珂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的宠溺和包庇。她将此案例引入课堂,促使家长认识到问题并勇于纠正。后来,小海的行为逐渐改善,他的妈妈感激道:“是李老师让孩子远离了错误的道路。”

谈及学生的未来,李珂说:“每一天,我都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进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他们有一天能自信地步入社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