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25年4月22日,沙河市120急救站与市中医院驻白塔急救点紧密协作,成功完成沙河市首例"救护车上移动溶栓"救治,使一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老人在转运途中转危为安。
黄金救治链条精准启动
13时59分,沙河市120急救站接到急救电话,临床经验丰富的急救团队预判病情危重,立即出动救护车奔赴现场。抵达患者住所后,急诊科医生发现患者呈现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剧烈胸痛伴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及大小便失禁。医生迅速判断病情,心电图即刻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护人员同步完成心梗三项快速检测及溶栓禁忌症筛查;此时,5G急救系统直连医院胸痛中心,并第一时间将数据传到医院胸痛中心。
车上溶栓:5G 智慧医疗创造生命奇迹
在院长范占民远程坐镇指挥下,心内科胡先兴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在与家属取得联系,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后,急救团队突破传统救治时空限制,果断启动"院前溶栓"治疗方案。溶栓20分钟后,患者胸痛缓解,ST段回落超50%,提示血栓有效溶解,患者症状显著缓解,为后续介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已稳定。
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心梗三项动态数据,救护车行驶途中完成溶栓治疗,较传统模式节省至少3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实现"车载院前救治"与"院内胸痛中心"无缝衔接,达到上车即入院。
筑牢生命防线:胸痛救治再升级
此次首例院前溶栓的成功,验证了"全域覆盖、全程管理"胸痛救治体系的实战价值。通过标准化急救流程培训,实现沙河市急救网络同质化运作;运用5G 急救终端构建"移动ICU",突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瓶颈,使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预计下降40%,每年可挽救超200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