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汽车的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轴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
- 2、差速器壳转矩T0怎么计算
- 3、差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4、差速器的作用组成结构、原理与检修介绍
- 5、卡车或者是货车上的 轮边差速器的作用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
- 6、汽车试述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和差速原理?
汽车的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轴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
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
行星轮架也就是差速器壳的材料选择:差速器壳起着支承、联接,传递扭矩的作用,因而对强度、塑性、任性要求较高。故选择铸铁材料。考虑到铸铁材料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因而选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球墨铸铁,可选用QT420—10。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作用是将转矩传给行星齿轮,实现转矩分配,从而使车轮实现差速运转
行星齿轮轴材料为中碳、中碳合金结构钢时,应采用感应淬火处理。轴颈表面淬火硬度不低于57HRC,硬化层深度为1.2-2.5mm(轴颈直径d≤20mm),1.7-4.0mm(轴颈直径d20mm)。轴颈根部圆角应淬硬;
差速器壳转矩T0怎么计算
当左右两半轴等速转动时,两轴得到的转矩相等,都为传动轴输入转矩的一半(不考虑主减速器的减速增扭作用,也就是等于差速器壳体转矩的一半)。当两半轴的转速不等时,若忽略行星齿轮的转动摩擦所消耗的转矩,两轴得到的转矩也都等于差速器壳体转矩的一半。若不忽略摩擦转矩的消耗,那么转速高的那一侧得到的转矩小于转速低的那一侧。
另外,两半轴的转速之和衡等于两倍差速器壳体的转速。
差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差速器的作用是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左右车轮转速几乎相同,而在转弯时,左右车轮转速不同,差速器能实现左右车轮转速的自动调节,即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汽车直线行驶时,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驱动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差驱动行星齿轮轴旋转,行星齿轮轴驱动行星齿轮公转,半轴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夹持下同速同向旋转,此时,行星齿轮只公转,不自动,左右车轮和转速等于从动锥齿轮的转速;
2、汽车转弯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产生了自转,即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造成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增加,而加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降低,两侧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此时,一侧车轮增加的转速等于另一侧车轮减少的转速;
3、当将两个驱动轮支起后,车轮离地,如果我们转一侧的车轮,另一侧车轮反方向同速旋转,这时,差速器内的行星齿轮只自转,不公转,两侧半轴齿轮以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带动两侧车轮反方向同速旋转。
差速器的作用组成结构、原理与检修介绍
无一例外,该车在驱动桥上装有差速器。以下是一个例证。差速器的主要功能汽车转弯时,因为外轮比内轮行驶的距离长,所以外轮一定比同轴的内轮转得快。也就是说,外轮和内轮之间要有一个速度差,否则车就转不了。为了使两侧的主动轮以不同的速度转动,保证主动轮处于纯滚动状态而不滑动(包括滑行和转弯),两侧的主动轴必须分开(称为半轴),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通过一个装置带动半轴和两侧的主动轮。安装在同一驱动桥之间的这种装置称为“车轮差速器”。如果驱动桥中没有安装差速器,就会出现内轮“刹车”的现象。在驱动桥安装了差速器/前、后速发电机的特殊“R”现象后,内、外驱动轮之间的速度差可以通过差动平衡,使左右车轮同时移动不同的距离,从而避免转弯时车轮的异常制动。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大多数汽车采用行星齿轮差速器,它由行星齿轮(4)、行星轴(也叫“十字轴”)、半轴齿轮(2)和差速器壳组成。差速器壳由左右两半组成,用螺栓固定在一起。传动系统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用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体左半部分的法兰上。装配时,行星轮轴的四个轴颈嵌入差速器壳两半上半圆形凹槽形成的孔中。在行星齿轮轴的每个轴颈上,浮动着一个直齿锥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与两个直齿锥半轴齿轮啮合,半轴齿轮的轴颈支撑在差速器壳体左右两半相应的座孔中。半轴齿轮通过花键与半轴的内端连接,半轴的外端与齿轮轮毂固定。差速器的工作原理(1)车辆直行时。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从动锥齿轮传递给差速器壳和行星齿轮。由于两侧驱动轮的阻力基本相同,行星轮不转动,动力平均分配到左右半轴,再通过半轴传递到两侧车轮。此时左右半轴相当于刚性连接,两侧车轮转速相等。(2)车辆转弯时。汽车转弯时,由于左右车轮的阻力不同,行星轮绕半轴公转,同时自转,从而吸收阻力差,使左右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差速器的维护要点(1)差速器的常见故障。差速器常见的损坏有行星齿轮自然磨损、齿轮损坏、十字轴磨损、安装在差速器壳内的十字轴轴承孔、安装轴承颈部磨损、差速器异响等。另外,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半轴齿轮垫片和行星齿轮止推垫片(碗形)磨损变薄,差速器齿轮间隙增大,半轴齿轮键槽磨损,产生异响。这种噪音在汽车转弯时更加明显。差速器工作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侧齿轮端面与差速器壳或支撑垫圈之间的间隙反映了行星齿轮与侧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它将直接影响差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装配差速器时,必须仔细检查并调整该间隙。(2)检查并调整差速器。检查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的方法是按规定的力矩拧紧差速器左右壳体的固定螺栓,然后用手转动半轴齿轮,应能自由转动。从差速器壳的窗口用塞尺测量侧齿轮与差速器壳的间隙,间隙应为0.3~0.6毫米,最大不应超过1毫米,应分别从四个窗口进行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20毫米,否则垫片应调整。调整后,应保证半轴齿轮大端面的弧面与四个行星齿轮背面的弧面重合,在同一球面上。如果不合适,可以改变行星齿轮背面的碗形垫圈的厚度来调整。调整后应再次检查行星齿轮在侧齿轮上转动是否灵活,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卡车或者是货车上的 轮边差速器的作用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
汽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x0d\x0a\x0d\x0a工作原理:\x0d\x0a直线行驶时,行星轮随差速器壳公转,当汽车直线前进时,左右后轮所受的地面摩擦阻力相等。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轴、主减速器啮合齿轮副、差速器壳、行星轮而平均分配到两侧的半轴齿轮上,此时的行星轮相当于以其轴心向两边伸出的等臂杠杆,行星轮没有自转,只随差速器壳公转,转矩平均分配给左右半轴,左右半轴等速旋转,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x0d\x0a转弯时,行星轮既自转又随差速器壳公转。当车辆转弯时,内侧车轮有滑转的趋势,阻力较大,而外侧车轮有滑拖的趋势,阻力较小,此时行星轮与内轮的半轴齿轮啮合面比其与外轮的半轴齿轮啮合面受力大,行星轮必然依着受力较大的方向绕轴自转,外轮的半轴齿轮即被加速旋转(外轮的转速等于公转加自转,内轮的转速等于公转减自转),从而保证了汽车转弯时两侧车轮按不同的转速前进。
汽车试述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和差速原理?
结构:该差速器由差速器壳、圆锥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和圆锥半轴齿轮等构成。
l)差速器壳从中间剖分成两部分,剖分面通过十字轴各轴颈的中心线,每个剖分面上均有相间90度四个座孔,两部分通过螺栓固紧在一起,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用铆钉或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左半部的凸缘上。
2)十字轴的四个轴颈嵌装在差速器壳的相应的座孔内,十字轴的侧面铣成平面以便容纳润滑油。
3)四个圆锥行星齿轮分别浮套在十字轴的四个轴颈上,为了保证润滑,轮齿间钻有油孔,每个行星齿轮均与两个直齿圆锥半轴齿轮相互啮合,行星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均做成球面,并在二者之间装着软钢的球面垫片,以减少磨损并保证行星齿轮对正中心,使其与半轴齿轮正确啮合。
4)半轴齿轮的轴颈分别支承在差速器壳相应左右座孔中,并借花键与半轴相连。为减少齿轮和壳的磨损,在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之间装着软钢的平垫片。
差速原理:如图15所示,差速器壳3与行星齿轮轴5连成一体,形成行星架,因它又与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6固连,故为主动件,设其角速度为ω0。;半轴齿轮1和2为从动件,其角速度为ω1和ω2。A、B两点分别为行星齿轮4与两半轴齿轮的啮合点,行星齿轮的中心点为C,A、B、C点到差速器旋转轴线的距离均为r。
当行星齿轮只是随同行星架绕差速器旋转轴线公转时,显然,处在同一半径上的A、B、C三点的圆周速度都相等(图15b),其值为ω0r。于是ω0=ω1=ω2,即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两半轴角速度等于差速器壳3的角速度。
当行星齿轮除公转外,还绕本身的轴5以角速度自转时,啮合点A的圆周速度为ω1r=ω0r ω4r4,啮合点B的圆周速度为
ω2r=ω0r-ω4r4。
于是 ω1r ω2r=(ω0r ω4r4) (ω0r-ω4r4)
即 ω1 ω2=2ω0
若角速度以每分钟转数表示,则
n1 n2=2n0
此即两半轴齿轮直径相等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式。它表明,左右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转速无关。因此,在汽车转弯行驶或其他行驶情况下,都可以借行星齿轮以相应转速自转,使两侧驱动车轮以不同转速在地面上滚动而无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