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药酒配方大全

本文阅读导航:

  • 1、药酒有哪些分类?制作药酒的配方有哪些?
  • 2、养生药酒配方(5种强身健体的药酒)
  • 3、药酒配方大全 老年人常见药酒配方大全
  • 4、自制养生药酒配方
  • 5、药酒配方是什么?
  • 6、鸿茅药酒配方

药酒有哪些分类?制作药酒的配方有哪些?

药酒非常的滋补,喝药酒要有讲究。不同种类的药酒效果不同,那么我们应该适合哪种药酒呢?

药酒的分类

1.滋补类药酒

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

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

长期服用某些药酒还能预防疾病,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衰老;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常饮山楂酒,可预防高血脂、减少动脉硬化;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以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

选用滋补药酒时还要考虑到体质问题,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选用补心安神的药酒。

2.活血化瘀类药酒

用于风寒、中风后遗症者,药方有国公酒、冯了性酒等;用于骨肌损伤者,方剂有跌打损伤酒等;有月经病的患者,可以用调经酒、当归酒等。

3.抗风湿类药酒

用于风湿病患者,著名的药方有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其中症状较轻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果已经风湿多年,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4.壮阳类药酒

用于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主要由枸杞子、三鞭等制成。著名的方剂有多鞭壮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酒、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药酒虽好,但不适合于所有人,服用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酒有禁忌者不能服用,如酒精过敏者,各种皮肤病、肝肾疾病、消化道溃疡患者,手术后等。其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适合用。再者,发热患者也应避免饮用。此外,出血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及各种癌症患者亦都不宜饮用。

药酒的常见误区

1.药酒补酒不分,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

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服用方法严格。市场上常见的则多为滋补酒,多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酌量服用。

2.药酒就菜进餐

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这其实是不对的,药酒本身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3.喝药酒多多益善,服药酒须控制剂量

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服用药酒量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而定,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4.药酒越陈越好

很人误以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泡得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最佳。如果继续储存,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

药酒配方

1.东北三宝酒温润壮阳药酒配方

配方:貂鞭1具,人参30克,鹿茸片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方法:先将人参切片,与貂鞭、鹿茸片一同放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个月,经常摇动。取上清酒液饮服。

功效与主治:补肾壮阳,养血益精。适用于肾阳亏虚,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阳痿滑精,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温服20毫升。

说明:阴虚内热者忌服。方中貂鞭可以换以海狗肾、狗鞭等代用。

2.温润补肾壮阳药酒仙灵脾酒

配方:仙灵脾200克,还有枸杞子100克,党参50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各药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每5天摇动一次,15日以上即可服用。

功效与主治:强精壮阳,祛风除湿。用于腰膝酸冷,阳痿、四肢无力等。

服法:每日1~2次,每次15~20毫升,空腹饮用。

说明:仙灵脾是补肾壮阳药,有兴奋性神经,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对神经衰弱也有治疗作用。

此外,还有降压效果。用党参配伍,则培元固本,补阴益阳,特别适用于阳虚精冷,精血不足之仁饮用。

有文献记载,以仙灵脾一味单独浸酒,也有壮阳回春,祛风湿作用。

方法是说明10%或20%的比例浸制即可。

本方对性欲亢进,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者也不宜饮用。

3.温润补肾壮阳酒

配方:麻雀25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麻雀褪毛,去内脏和头脚,洗净,放入碗中蒸熟;取出晾干后,用白酒密封浸泡3个月即可。

功效与主治:温补肾阳。用于畏寒,腰膝冷痛,头昏目眩,小便频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说明:麻雀性味甘温,据本草书记载,能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疗阳虚羸瘦,小便频数,崩漏带下等。

对性功能低下,如阳痿有明显治疗效果。本酒性温热,宜冬天饮用。阴虚内热者及孕妇禁服。

食疗方:麻雀5只,去毛和内脏,切碎块,与粳米煮粥,加葱、盐、味精,空腹食用,治疗阳痿早泄。

另方:麻雀1只,取毛和内脏,以巴豆仁一枚放入麻雀腹中,用瓦片煅存性,研末;以好酒煮黄腊百沸,取腊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0~20粒,治疗红白痢疾。

赤痢疾以甘草汤送服,白痢疾以干姜汤送服。

养生药酒配方(5种强身健体的药酒)

参茸酒

【 配方一 】人参60g,补骨脂(盐制)30g,鹿茸60g,佛手片30g,淫羊藿360g,红花30g,薏苡仁360g,砂仁30g,革薜360g,苍术(炒)30g,熟地黄360g,乌药30g,陈皮360g,紫草30g,牛膝360g,防风30g,玉竹360g,乌梢蛇30g,红曲60g,枸杞子30g,木瓜60g,羌活30g,续断60g,川芎(酒制)15g,五加皮30g,草乌(制)15g,肉桂30g,檀香15g,白芍(炒)30g,豆蔻15g,当归30g,川乌(制)15g,青皮(醋制)30g,丁香15g,白芷30g,杜仲(盐制)30g,木香30g,白酒107.5L,白糖75kg。

【 制法 】将上药和匀置容器内加入白酒及白糖,搅拌均匀密封,浸泡1个月后即可取用。

【 功效 】滋补强壮,舒筋活血,健脾和胃。

【 主治 】身体虚弱,脾胃不振,精神委靡等症。

【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mL,一日服2次。

【 附记 】引自《新编中成药》。孕妇忌服。高血压者慎用。

八味黄芪酒

【 配方 】黄芪、五味子各60g,萆薢、防风、川芎、川牛膝各45g,独活、山茱萸各30g,白酒1500mL。

【 制法 】将前8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 功效 】益气活血,益肾助阳,祛风除湿。

【 主治 】阳气虚弱,手足逆冷,腰膝疼痛。

【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mL,日服1~2次。

【 附记 】引自《圣济总录》。

清宫焕春酒

【 配方 】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人参等。浸渍法用白酒,酿酒法加糯米、酒曲。

【 制法 】本酒是根据清代宫廷秘方,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属低度药酒。

【 功效 】壮肾阳,益精血。

【 主治 】身体虚损、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性功能减退等虚损之证。

【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mL,日服(午、晚饭后)2次,或佐餐饮用。

【 附记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介绍。

五积散酒

【 配方 】茯苓80g,桔梗、当归、白芍、陈皮、苍术(炒)、白芷、厚朴(姜制)、枳壳(炒)、麻黄、制半夏、甘草各60g,川芎、干姜各30g,蔗糖2000g,白酒17500mL。

【 制法 】将前十四味共制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渍15日后,按渗滤法,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进行渗滤,收集滤液;另取蔗糖制成糖浆,待温,加入上述渗滤液中,搅匀,静置,滤过,约制成17500mL,分装储瓶,备用。

【 功效 】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消积止痛。

【 主治 】风寒湿痹、头痛、身痛、腰膝冷痛及外感风寒、内有积滞等症。

【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30mL,日服2次。

【 附记 】引自《临床验方集》。

琼浆药酒

【 配方 】鹿茸、龙眼肉各30g,人参、川附片、黄精(酒炙)冬虫夏草、当归、佛手、驴肾各60g,陈皮90g,狗脊(沙烫去毛)、枸杞子、补骨脂(盐水制)、金樱肉、韭菜子、淫羊藿(羊油制)、怀牛膝、灵芝各120g,麻雀头50个(约30g),红糖3000g,红曲140g,白蜜5000g,45度白酒50kg。

【 制法 】将前十九味称取加工洁净、炮制合格的药材,放置洁净容器内,装上回流罐,另取白酒,分别放入白酒25kg、15kg、10kg。加入红曲兑色,每次均加热至酒沸半小时后,放去药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与3次浸出液合并,混匀,置罐内,混匀,储存1个月,静置,滤过,分装即得,

【 功效 】滋补气血,助阳益肾。

【 主治 】肾阳虚损,精血耗伤,气血虚弱,体质虚弱,神情倦怠,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手足不温,精神不振,阳萎不举,肾衰寒气,遗精早泄,阴囊湿冷,妇女白带清稀等症。

【 用法 】口服。每次服9~15mL,日服2~3次。

药酒配方大全 老年人常见药酒配方大全

1、祛风药酒。

[配方]生地、当归、枸杞子、丹参各30克,熟地45克,茯神、地骨皮、丹皮、白芍、女贞子各15克.薏苡仁、杜仲、秦艽、川续断各23克,牛膝12克,桂枝8克,桂圆肉120克,黄酒2000毫升。

[制法]将前17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加热,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除湿、凉血清热。

[主治]腰膝酸软、筋骨、关节酸痛,或刺痛、兼见头晕、心悸、睡眠不安、面色不华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亦可视酒量酌增,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惠直堂经验方》。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2、美容酒。

[配方]人参、当归、玉竹、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各30克,黄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6味切片或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经常摇动,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润肤乌发、健身益寿。

[主治]容颜憔悴、面色不华、身体赢弱、皮肤毛发干燥、甚则须发拈稿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自制养生药酒配方

药酒养生效果独特,能通血脉,驱风寒,活血祛瘀。长期以来,药酒养生备受世人推崇。那么怎样自制药酒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健脾养生药酒配方,希望对你有用!

养生药酒配方1:枸杞防风酒 《圣济总录》

【配方】枸杞子70克,晚蚕沙70克,牛蒡子70克炒(炒)苍耳子70克,防风70克,火麻仁50克,牛膝70克,牛蒡根70克,桔梗30克,羌活30克,菖精30克,秦艽30克。

【泡制】上13味,共细碎,白布袋盛,置于净瓶中用好久2.5千克浸之,密封口,勿令通风,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祛风。肝虚筋弱,中风肢体拘挛。

【用法】每食前温饮1---2小盅。常令有酒气相接。久病风疾,不过一个月愈。

养生药酒配方2:加味养生酒 《惠直堂经验方》

【配方】枸杞60克,五加皮120克,牛膝60克,山茱萸60克,生地60克,桑寄生120克,杜仲60克,龙眼肉240克,菊花60克,木瓜30克,白芍60克,桂枝9克,当归30克,白酒10千克。

【泡制】将上药加工碎,,扎紧口备用,白酒倒入净坛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处,每日摇动数次,经7日后启封,去掉药袋,贮入净瓶中。

【功能主治】补肾养肝,易精血,强筋骨,祛风湿。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头目眩晕,风湿痹痛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服15---25毫升。

养生药酒配方3:人参酒《本草纲目》

【配方】白人参50克。

【泡制】将人参装入瓶中,加60°白酒5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振摇一次,半月后开始饮用,随饮随添加白酒约500毫升。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通治诸虚。对低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均可适用。

【用法】每日晚餐饮用10---30毫升。酒尽再添新酒,味薄后取参食之。

说明:湿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忌喝茶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

养生药酒配方4:人参枸杞酒 《中国药膳》

【配方】人参200克,枸杞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白酒100千克。

【泡制】人参用湿布润软后切片;枸杞装入纱布袋内,扎进袋口;冰糖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烧到冰糖溶化,呈黄色是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将冰糖汁,纱布药袋放入酒内,加封口,浸泡10—15天,每日翻动搅拌一次,泡至人参枸杞颜色变淡,再用纱布滤去渣,静置澄清即成。可按原方比例缩小至1/10倍活1/20倍,制作。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无病常饮有强身延寿的效用。

【用法】每次10--20毫升,日服2--3次。

说明:方中人参补气固脱,安神益智。现代药理表明,能提高体力、脑力劳动效率,有明显抗疲劳作用。熟地滋阴养血;枸杞子补肾益精,滋肝明目;冰糖补中益气,调和口味,所以本酒有益气安神,滋肝明目作用。

养生药酒配方5:归圆酒 《种福堂公选良方》

【配方】甘菊花400克,枸杞子500克,当归400克,龙眼肉1500克。

【泡制】白酒3斤,酒酿10斤,泡21日可用。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适量饮服。

养生药酒配方6:回春酒 《同寿录》

【配方】人参30克,荔枝肉1000克。

【泡制】将人参切成薄片,荔枝去核,装入绢袋中,用好白酒2.5千克浸泡,封固,3日后可使用。

【功能主治】补元气、益精神,凡体质虚弱、精神不振者,尤其是老年人可服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1--2杯盅。

【注意事项】因该酒性质偏温,有虚火者不宜使用。

说明:据文献记载,该酒尚有改善老年人性功能作用。方中荔枝是一种美味水果,具有养血生津,益智宁心的作用,并略有助阳之功。

养生药酒配方7:参茸酒 《清太医院配方》

【配方】人参60克,鹿茸30克,防风3克,鳖甲3克,羌活3克,川牛膝3克,独活3克,杜仲3克,白术3克,玉竹3克,当归6克,秦艽6克,红花6克,枸杞子6克,丁香2克。

【泡制】用多年贮存的陈烧酒10千克,将药料入酒内封固,存数年,将药料滤出,加入冰糖120克,烧酒1千克,兑好后使用。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育阴和血,祛风除湿。

【用法】每次1小盅,每日1--2次。

养生药酒配方8:灵芝酒 《中国古代养生长寿秘法》

【配方】紫灵芝60克,白酒500克。

【泡制】取灵芝洗净切碎,与酒置于瓶中密封,隔日摇动几次,经十日后,启封,澄明即可。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安神健脾,助消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老年慢性气管炎,肝炎等,体弱老人可久服。

【用法】每日1--2次,每次半小杯(约5毫升)。

养生药酒配方9:人参姜蜜酒------------原名“人参酒” 《浙江中医杂志》

【配方】人参、新鲜老姜各80克,蜂蜜100克,米酒1800毫升。

【泡制】将整支人参和生姜片浸入酒中,并倒入蜂蜜3周后即可饮用,2月后味减,原料不必取出可以连续泡制。

【功能主治】大补养身。

【用法】适量饮用。

养生药酒配方10:鹿茸酒 《中国古代养生长寿秘法》

【配方】鹿茸片。

【泡制】取适量鹿茸片,用酒浸泡10日以上。

【功能主治】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适用于虚劳体瘦、精神倦乏无力,肝肾虚而致眩晕耳聋、目眩、腰膝酸痛等。

【用法】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杯。

说明:鹿茸具有强心降压的作用,是一味良好的全身强壮剂,可以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

养生药酒配方11:补心酒 《奇方类编》

【配方】麦冬(去心)2两,柏子仁(去油)、白茯神、当归身、龙眼肉各1两,生地1两5钱。

【泡制】上药绢袋盛,优质白酒10斤,坛内浸7日:亦可连坛煮。

【功能主治】补心养血,补益。

【用法】适量饮[/url]用。

药酒配方是什么?

1、气血双补酒,强身健体

配方:人参20克,黄芪20克,当归身(当归的主要部分)15克,龙眼肉30克,川芎10克,熟地30克,白酒1升。

功用:补益气血。

适宜人群:用于诸虚劳损、病后体虚人群,表现为面色灰黄、食少、乏力、自汗、眩晕、失眠、腰痛、阳痿等。正常人群饮用也有强身益寿的作用。

用法: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也非常好。

禁忌: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者忌服。

2、人参蛤蚧酒,补肺防霾

配方:人参9克,蛤蚧1对,桑白皮10克,知母15克,川贝母5克,低度白酒1升。

功用:补肺肾、定喘咳。

适宜人群:久病咳嗽或者久居不良空气环境所致的肺肾两虚人群,症状表现为咳嗽气短、运动后气喘加重、闷气憋气、心烦不安、身倦乏力、心悸气短、言语无力等。

禁忌:发热性疾病急性期及实热体质者不宜饮用。

3、轻身酒,润燥通便

配方:何首乌30克,全当归、肉苁蓉、胡麻仁、生地黄各15克,蜂蜜20克,白酒1升。

功用:益精养阴、润燥通便。

适宜人群:阴虚精亏人群,症状表现为腰肌酸软、头痛头昏、肠燥便秘、浑身困乏、肥胖体沉、皮干燥等。

禁忌:发热性疾病、年轻人实热性体质忌服。

4、美容调理酒,润肤乌发

配方:人参10克,当归、玉竹、黄精、何首乌各15克,益母草30克,枸杞子20克,黄酒1.5升。

功用:润肤乌发、调补阴阳。

适宜人群:长期劳累或久病体虚者,表现为容颜憔悴、面色不华、身体羸弱、皮肤毛发干燥、脱发、月经不调、闭经等。

禁忌:体壮、实热体质者忌服。

5、益肾酒,耳聪目明

配方:覆盆子20克,巴戟天、肉苁蓉、远志、川牛膝、五味子、川续断各15克,山萸肉20克,核桃仁40克,蜂蜜30克,白酒1升。

功用:益肝补肾、聪耳明目。

适宜人群:肝肾虚亏人群,表现为耳聋目暗、腰酸腿困、神疲力衰、面容憔悴等。

禁忌:体壮、实热体质者忌服。

6、祛寒通络酒,治老寒腿

配方:制附子30克,细辛5克,红花、丹参各20克,川芎10克,杜仲、秦艽、川续断各15克,川牛膝10克,桂枝8克,大枣10枚,白酒1升或黄酒1.5升。

功用:温经散寒、壮筋骨、通络。适宜人群:寒湿、血瘀所致的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脉管炎患者,表现为腰膝酸痛,筋骨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发凉,患肢肢端疼痛、苍白或紫暗,触之发凉、受寒加剧。

禁忌:易上火感冒者、下肢溃疡者不宜饮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六个药酒方,冬季保健康

鸿茅药酒配方

鸿茅药酒方是中国 用药 最多的 中药 复方酒剂。本方药物众多,包括有祛风燥湿药、通经活血药、温里助阳药、芳香开窍药、温化寒痰药、健脾和胃药、补气养阴药和 滋阴 壮阳 药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鸿茅药酒配方,希望能帮到你。

鸿茅药酒配方

地黄 15g 白芷 15g 山药(炒) 15g 五倍子 15g 广藿香 15g 人参 30g 桑白皮 15g 海桐皮 15g 甘松 15g 独活 15g 苍术(炒) 15g 川芎 15g 菟丝子(盐炒) 15g 茯神 15g 青皮(炒) 15g 草果 15g 山茱萸(去核) 15g 附子(制) 15g 厚朴 30g 陈皮 15g 五味子 15g 牛膝 15g 枳实(炒) 30g 高良姜 15g 山柰 15g 款冬花 15g 小茴香(盐炒) 240g 桔梗 60g 熟地黄 30g 九节菖蒲 30g 白术(炒) 45g 槟榔 45g 甘草 30g 当归 90g 秦艽 15g 红花 60g 莪术 15g 莲子(去心) 15g 木瓜 15g 麦冬(去心) 15g 羌活 15g 香附(炒) 15g 肉苁蓉 15g 黄芪 15g 天冬 15g 桃仁 15g 栀子(炒) 15g 泽泻 15g 乌药 15g 半夏(制) 15g 天南星(制) 15g 苦杏仁(去皮、尖)15g 茯苓 30g远志 15g 淫羊藿(炒) 15g 三棱(醋制) 15g 茜草 15g 砂仁 60g 肉桂 120g 白豆蔻 60g 红豆蔻 30g 荜茇 60g沉香 30g 豹骨 15g 麝香 1g 红曲 900g

【制法】 以上六十七味,除红曲外,麝香研细,豹骨加五倍量水煎煮10小时,至胶尽,将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放冷,备用;砂仁、肉桂、白豆蔻、荜茇、沉香粉碎成粗粉,其余等五十八味另粉碎成粗粉。另取白酒157500g、红糖22680g、冰糖7440g及红曲共置罐中,加入上述药粉,隔水加热,炖至酒沸,倾入缸内,冷却后密封静置两个月以上,取上清液,将残渣压榨,榨出液澄清后,加入麝香细粉,搅匀,密封静置,与上清液合并,制成187000g,滤过,即得。”

【处方】鸿茅药酒-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 肾亏 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症。

鸿茅药酒疗效

中国药酒 文化 源远流长,药酒在古代就成为我国独特的一个重要剂型。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养生 方》和《杂疗方》中。药酒中的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药酒中主要具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品,同时酒本身又有辛散温通的功效。因此药酒疗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的防治,并能抗衰老、延年益寿。而鸿茅药酒内含六十七味庞大中药组方,药用价值极高,对风寒湿痹、筋骨疼痛、 风湿 骨病 、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女性气虚血亏等五大中老年慢 性病 症治疗效果甚佳,有“中华药酒第一方”的美誉。此外,鸿茅药酒还是中国古代10大宫廷贡酒中位列第五的唯一药酒,从道光皇帝开始,成为被指定的御用药酒,历代进贡,2008年入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鸿茅药酒方出自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是中国用药最多的中药复方酒剂。本方药物众多,包括有祛风燥湿药、通经活血药、温里助阳药、芳香开窍药、温化寒痰药、健脾和胃药、补气养阴药和滋阴壮阳药等类六十七味药;方中多证兼顾,数法并备,各种药材珠联璧合,祛风湿寒邪而不伤正,扶正气而不滞邪,适用症极广,功效以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症为最,饮之每奏奇效,数百年来历久不衰。1997年,鸿茅处方和制法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上一篇: 男生qq昵称大全,男生昵称大全两个字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