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福之州藏暖意,岁月沉香“老有福”。掌上福州客户端“老有福”栏目特别推出聚焦老年朋友诗、书、画等各类分享和创作的专题系列,展现福州老年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命风采。
本期我们走近86岁的赵育美奶奶。她从浙江来到福州,开启了崭新的养老生活。她在这里感受到的温暖与归属,正是“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的生动诠释。
初见86岁的赵育美奶奶,她正在练琴,奶奶精神矍铄,手指在琴键上灵活跳动。
“我基本每天都会弹弹琴,或者在院子里溜达,很自在。”赵奶奶笑着说。
这幅温馨的画面正是赵奶奶在福州“享”老生活的日常缩影。从浙江回到福州,对她而言,不是简单的养老,而是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叶落归根”之愿,开启了一段“心安”的幸福晚年。
一曲乡愁
大半生归来,实现心底愿望
赵奶奶的故事,始于福州。祖籍山东的她,才4个月大便随父母来到福州,在这里读书、成长,福州成了她心目中真正的“故乡”。早年,她远赴浙江,一别便是数十载。
“我从退休后就一直有个愿望,想回到‘故乡’安享晚年。”赵奶奶坦言,尽管在杭州已有家业,但福州有她牵挂的弟弟妹妹,有她熟悉的街巷与美食,更有她割舍不下的乡情。“我每年都回来探亲。”
2023年回榕探亲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学的引荐下,来到福州的一所颐养中心。
“这里闹中取静,硬件设施好,公交也方便。”更吸引她的是,这里住着她的大学同窗——原福建林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中,除了她还有三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里养老。同窗的情谊,优质的环境,让她心中的愿望之火重燃。“我觉得这就是天赐良机,让我可以安安心心在这里‘享’老了。”
一座暖城
包容与友好,托起幸福晚年
选择福州,不仅仅是源于乡愁,更源于这座城市对老年人实实在在的友好与包容。
作为一位“潮人”奶奶,赵奶奶玩转小红书、DeepSeek,还是“认知症友好使者”,她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这座城市。
她特别提到一个细节:“我户口不在福州,儿女也不在福州。但福州对老人非常友好,65岁以上老人就能免费坐常规线路的公交,连我这种外地户口的也能享受。”这份“一视同仁”的善意,让她倍感温暖。
在她看来,福州是一座被全家人认可的“宜居之城”。
“我儿子、女儿评价说,全中国最宜居的城市,福州或许可以排到第一。这里气候适宜、空气好、绿化好,公园多,有山有水有海,还有我们从小吃到大的锅边糊、海蛎饼……”说起福州的好,赵奶奶如数家珍,眼中满是自豪。
更让她感到幸福的是,在这里,她依然拥有活跃的社交圈,她前几天刚参加了初中同学毕业71年后的聚会。
“每个月聚一次,最大的91岁,最小的就是我。我孙子都说这是奇迹!”跨越70多年,这些老人仍在福州这座友好之城安享晚年。
一种智慧
“享”老不止养老,热爱填满生活
对于为何选择养老院,赵奶奶有着清醒而智慧的认识。
“我家里的亲子关系好,但在这里,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照顾比子女更周到。我们老人自己享受生活,也减轻子女负担,‘距离产生美’。”赵奶奶说,现在她一年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回子女家小住,大家都把她“宠”起来,亲情反而更加融洽和甜蜜。
在福州,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弹钢琴、画画、做手指操、组织同学会……
赵奶奶作品
中心每天都有活动,影音室等设施还能免费让家属、朋友来使用。
“我是在这里‘享’福!”阳台外是学校的朝气,房间里有琴声画意,身边是老友同窗和专业贴心的照护,赵育美奶奶在福州找到了她理想的晚年生活模式。
从养老到“享”老,一字之差,背后是一位长者的生活智慧,更是一座城市为她的居民所提供的从政策到人文、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支撑。她的故事,正是福州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温暖角落。
赵奶奶作品
掌上福州客户端“老有福”栏目
现诚挚向全市老年朋友征稿
无论诗词、绘画、书法还是其他才艺
这里都将是您展示风采的温馨园地
欢迎您携作品联系我们
让您的“老有福”人生
被更多人看见并喝彩
有意参加者可扫二维码
进一步了解并投稿
记者:潘温祥
编辑:徐昕昀
视频:钟尚华
策划:吴文霖 潘温祥 林玮佳
掌上福州客户端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