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中原大地的烟火气撞上数字时代的浪潮,我们发现,最动人的“网络人设”,从不是精心打磨的剧本,而是普通人用行动写就的真实故事。即日起,大河网推出“e路生花”主题报道,记录每一份热爱如何生根、每一份善意如何绽放,让中原大地的烟火气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动人的芳华。
大河网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跑腿小哥是城市里穿梭的“传送带”,送文件、取快递、代买咖啡……但你可能从未想过,他们还能“送”出一份陪伴,甚至成为某个孩子手机通讯录里,除了妈妈之外唯一记住的手机号。
这个故事,发生在郑州一个普通的夏天。跑腿师傅刘师傅刚完成一单任务,正刷着接单大厅,突然看到一个带着特殊标识的订单——“无障碍助手”。在这个平台上,这个标识一亮,就意味着有人正发出求助信号。刘师傅没犹豫,轻轻一点,接下了这单。
电话那头,是一位妈妈疲惫的声音:“师傅,能麻烦您……陪我孩子玩一小时吗?在游乐场,他有点怕生。”原来,她8岁的儿子小乐患有孤独症,不爱说话。这位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从县城来郑州看病,白天陪康复,晚上摆夜摊,孩子累了,就蜷在小推车上睡。那天她发高烧,实在扛不住了,才试着点了这个“无障碍助手”。她说:“在郑州,我一个亲戚都没有……”
那一刻,刘师傅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他没有多问,直接赶到了游乐场。从那天起,他每周都去陪小乐。一开始,小乐不理人,只是远远地看着。刘师傅就蹲在地上,玩起遥控车,“嘀嘀呜呜”地自己配音;还带着彩纸,笨手笨脚地折小船,哪怕小乐只是安静地看着。慢慢地,小乐开始靠近他,递一张纸,小声说“鸟……飞”。直到有一天,小乐把康复中心发的蛋挞揣在口袋里一上午,见到刘师傅递过去说:“你吃,给你的。”
后来,小乐记住了两个手机号:一个是妈妈的,另一个,是刘师傅的。这个细节,让刘师傅红了眼眶,他说:“我没想过,跑腿这工作,还能跑出这样的缘分。”
现在,每个星期,在那个游乐场里,你都能看到一高一矮两个身影,一起滑滑梯,一起看麻雀。小乐妈妈感慨道:“刘师傅来了以后,孩子好像多了个叔叔,我也多了份支撑。”而刘师傅,依然接着普通的跑腿单子,但每周的那一小时,成了他和小乐之间不变的约定。
这个温暖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留言:“科技向善,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原来跑腿小哥不只是送东西,还能送温暖。”
正如刘师傅所说:“城市很大,但一点点陪伴就能照亮彼此的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一个简单的功能,让两个陌生人变成彼此生命里的一点光。(赵檬/文 任昱炎/视频)
编辑:陈静审核 :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