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六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贸促会、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11月24日至26日在赣州市于都县举办,主题为“红生万象·织梦华章”。
展会规模超3万平方米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绍龙介绍,举办江西纺织服装周,是落实“1269”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行业挑战、激发产业活力的关键抓手。自2021年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相关单位连续举办纺织服装周,历届活动精彩纷呈、成果斐然。
据悉,此次展会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活动两大部分。静态展示设在中国(赣州)国际会展中心,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共设置五大展区,分别是品牌服装展区、设备展区、服装供应链展区、设计创新展区、面辅料及关联产业展区。
截至目前,已有近300家企业确定参展,较上届实现稳步增长。参展企业不仅包括省内重点龙头企业,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企业、供应链企业和服务商,呈现出规格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鲜明特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和10余个省、市服装行业协会领导已确定出席;行业高校层面,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江西服装学院等国内服装专业高校的领导也将出席。
本届纺织服装周暨服博会预计吸引超3000名意向采购商(含100名境外采购商)、500余家重点采购商现场对接。目前已邀约英国相关企业和法国服装协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嘉宾近百人,6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将到场观展并下单采购,国内外资源汇聚效应显著。
此外,还将联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及MCN机构,举办供应链对接会、电商对接会;配套开展于都县非遗美食大赛、发放电子消费券等活动,既服务企业发展,也带动群众参与、促进消费。
2025中国服装大会将在服装周期间举办
活动期间,除开幕式和颁奖盛典外,还将举办6场主要活动。其中,中国服装协会年度顶级会议——2025中国服装大会首次在江西举办,将汇聚全国服装行业精英,带来权威的行业趋势分享与预测,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江西纺织服装原创设计”将有五场大秀;“中国服装品牌供应链资源对接会”“服饰电商渠道推介会”等商贸对接活动能搭建本土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电商平台的高效对接桥梁,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合作共赢。
延伸阅读
江西一年的服装产能
够全国14亿人添置一件新衣
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西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从2025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六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江西全省服装产能达14亿件。
全省纺织服装规上企业1582家
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
全省有纺织服装规上企业1582家,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朝着1100亿元的年度目标坚实迈进。目前,全省服装产能达14亿件、纱线产能150万吨、布产能12亿米、化学纤维产能130万吨。
粘胶短纤、羽绒服、针织服装等
细分行业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
江西省的粘胶短纤、羽绒服、针织服装等细分行业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力。2024年,全省粘胶短纤产量为116万吨,占全国的27.1%;针织服装产量达8.2亿件,青山湖区是全国第四大针织服装产业基地,“青山湖针纺”获评首届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共青城羽绒服2024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于都县先后获得“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品质女装制造集群活力尽显。
全行业完成数字化改造1150家
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全行业进行贯标评级企业1869家,完成入企诊断1788家,完成数字化改造1150家,其中,L5以上有198户,占比达13.9%。省纺织“产业大脑”基本完成建设,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代表新材料重要方向的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部分材料的性能指标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行业组织协同发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服博会背后的经济账:推动江西服装卖全球
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已经在江西举办多届,一场服装博览会能给江西带来什么?答案是可以有效帮助江西服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显著增强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西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赣州的支柱产业,今年1—9月,江西省服装及衣着配件进出口额达153.4亿元,其中出口153.3亿元,同比增长2.4%。
百余国际服装采购商来江西采购
江西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范惠湄告诉记者,此次展会规模和采购商质量实现“双突破”。本届服博会参展企业超260家,展会规模创历届新高,除本省龙头企业外,还有一大批代表国内行业前沿水平的服装制造商、智能制造装备、科技面料企业与AI设计系统集中参展,全景展示纺织服装产业高水平发展态势。同时,本届服博会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百余名国际服装采购商来到江西采购,外商比例明显提升。
除展会肉眼可见的人头攒动外,供采对接模式和展会影响力也实现“双提升”。政府方面还利用大数据为展客商进行精准匹配,全面提升了博览会的组展效果。
范惠湄表示,江西强化“全域联动”,组织高规格的国际直采对接会、服装品牌供应链对接会、电商渠道对接会,有效帮助江西服装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显著增强了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赣企从“幕后代工”向“台前创牌”转型
江西是纺织服装代工大省,举办服装博览会能直接促进企业品牌建设与产业集聚度实现“双飞跃”。
给大牌企业代工只能赚“辛苦钱”,对发展产业贡献不大。借助服博会这一展览盛会,江西省商务厅积极推出“于都时刻”活动,推动本土企业从“幕后代工”向“台前创牌”转型。当前,仅赣州于都企业就拥有自有商标近百个,培育“江西名牌产品”19个。此外,举办服博会还可以让本地商户直接和国际品牌、国际时装设计师面对面。
范惠湄表示:“我们通过服博会的供采对接活动,直接帮助本土企业与高端技术资源深化合作,涵盖了智能工厂建设、区域总部设立、高端面料研发生产等领域,弥补了绿色工艺与智造技术的短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全媒体记者 左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