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靶向供给,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2023年初秋,“新质生产力”概念如一颗投入产业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荡起各领域的创新浪潮。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省分行”)敏锐捕捉时代信号,锚定制造业转型升级赛道。通过靶向供给,助力本土制造企业实现从“资金破局”到“全球领航”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了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彩篇章。

从“技术突围”到“全球领跑”,尼龙赛道绽放新质活力

提高审批效率,破解智能化技改资金难题。时间回溯到2014年,永荣集团全力推进“全国首套自动化锦纶系统”建设,计划斥资3.5亿元引入德国巴马格纺丝设备、鲁奇聚合系统等高端自动化设备。福建省分行得知项目需求后,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主动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和项目现场。

“我们跟着企业团队跑了多次生产车间,从设备参数问到市场需求,还特意查了永荣之前在锦纶领域的技术积累。”分行客户经理回忆道。基于对项目推动行业变革潜力的精准判断,分行迅速敲定固定资产贷款方案,以金融“加速度”为企业智能化技改注入关键资金。

资金到位后,技改成效立竿见影。永荣集团建成行业内第一家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锦纶长丝/切片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下降35%,一举奠定了在锦纶长丝和切片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后续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

牵头组建银团,打通产业链“断点”。2021年,永荣集团计划在莆田投资104亿元建设己内酰胺项目二期及配套码头,可这个“补产业链短板”的项目,却让永荣集团犯了难:“当时原料光运费就占了原料成本的大头,还总担心受潮损耗;下游企业要我们的尼龙切片也得单独运输,整个产业链尚需优化协调。”更棘手的是,104亿元的投资规模远超单一银行承受能力,组建银团又怕协调缓慢,错过建设窗口期。

福建省分行得知后,主动牵头扛起银团组建的担子,以“码头-管廊-生产装置-下游厂区”一体化模式为切入点,向参团银行阐释项目对莆田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带动价值,带动当地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参团,最终促成两个银团项目顺利落地,保障项目如期投产。

项目投产后,产业生态迎来颠覆性升级:海运原料通过专用管廊直达生产装置,下游企业实现“生产即交付”;全球首套年产18万吨环己烷脱氢装置,借助永荣集团首创工艺将副产品100%转化为原料苯和氢气,构建“原料-产品-原料”闭环;石门澳化工园区配套完善度达95%,成为国内配套最完善的己内酰胺化工园区之一。永荣集团也借此跻身全球最大尼龙新材料提供商行列,产业链竞争力跃居行业前列。

全流程克难攻坚,注入绿色发展“强心剂”。2022年9月,进出口银行总行吹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攻坚号角后,福建省分行迅速瞄准永荣集团锦逸新材料纺丝项目,将其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任务。

“我们第一时间组建‘攻坚专班’,将办公室搬到项目一线。”分行审批部负责人回忆道。白天,团队奔赴企业实验室核查再生尼龙技术参数、环评报告及能耗数据;夜晚,加班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并同步筹备签约材料。凭借高效协作与专业研判,分行高质效完成全流程审批,为项目成功落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以金融高效护航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笔资金成为永荣集团绿色转型的关键支点。再生尼龙项目投产后,永荣集团率先实现再生尼龙纤维量产,通过回收废旧纺织品,每吨产品减少1.2吨石油消耗、碳排放降低约3万吨,还获得GRS、LCA、EPD三大权威绿色认证,成功打入欧洲环保服装市场。当年,永荣集团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再生尼龙产品占比达35%,绿色产品成为新增长引擎。

从“懵懂新手”到“行业领军者”。从2014年首笔融资性保函业务合作至今,福建省分行与永荣集团已累计落地超40笔业务。如今,永荣集团产品出口至58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保持中国民用尼龙行业出口量、出口额双冠军,2024年营业收入达444亿元,较2014年增长超10倍。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铸就不锈钢产业“钢强”脊梁

创新融资方案,助力“三热一体”技术落地。青拓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团,不锈钢冶炼“高能耗、高成本”的难题,一直制约着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迈进。青拓特钢中厚板项目的推进,成为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采用全球首创的“热轧—热装—热退—在线精整—在线表面处理”“三热一体”工艺,可实现热能高效利用、降低物流转运成本,具有技术先进性与良好市场前景。

为保障项目落地,福建省分行不仅提供了银团贷款,更针对性设计融资方案:“通过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延长贷款期限缓解企业还款压力;同时,主动协助项目申领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进一步减轻财务负担。”分行项目负责人说道。一系列“组合拳”让青拓得以集中精力推进技术转化,确保项目顺利投产。

“融资 融智”,构建全产业链格局。“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支持青拓时,不仅‘给钱’,更注重‘给方案’。”福建省分行通过深入调研企业技术需求与市场布局,为青拓量身定制全周期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

在青拓不锈钢中厚板项目推进中,分行以“融资 融智”模式,充分利用制造业贷款政策优势,支持企业采用世界首创的“热轧、热装、热退”一条龙生产模式,配备高效节能设备,最终打造出国内第一条实现高成材率、高效率、高循环利用率的3500毫米不锈钢宽厚板炉卷轧制生产线。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项目科技含量,更让青拓在降本增效、绿色生产上走在行业前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助力高端特种钢,填补产业空白。特种钢是衡量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福建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将青拓不锈钢中厚板项目(福建省重点项目)作为支持核心。针对项目年产100万吨3500毫米不锈钢中厚板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航天、航空等关键领域,分行精准落地固定资产类贷款,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项目投产后,不仅填补了福建高端不锈钢材料的产业空白,更助力我国在特种钢领域打破技术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青拓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青拓已在福安湾坞半岛形成涵盖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融赋能,绿色创新驱动产业领航。在福建省分行的持续支持下,青拓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累计投资超400亿元,成立38家子公司,员工超2万人,2024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荣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57位,成为全球不锈钢产业的领军企业。其首创的RKEF AOD双联法冶炼新工艺,大幅降低能耗与成本,避免二次污染;余热发电、立式还原炉煤气综合利用等设施推广,推动企业低碳转型;研发的QN、QD系列产品,更帮助下游用户显著减少碳排放,为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福建省分行始终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使命。据统计,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2025年1—8月新增投放228.8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59.08%。从永荣集团“全流程高质效审批”到青拓“银团创新设计”,分行以“金融赋能实体”为初心,通过精准对接、创新服务,为福建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铺就坚实道路。

数载耕耘,硕果盈枝。未来,福建省分行将继续以金融为纽带,串联技术、产业与市场,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征程中,书写银企同心共促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政策性金融的磅礴力量。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span.X1{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责任编辑:姚宇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