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遗产继承官司,败给这5个“坑”!诵盈律师教您如何避坑

【编者按】在很多人心中,遗嘱是一种爱的传承,能让家人和和气气、不留争执。但在现实中,一纸遗嘱却常常变成了亲情破裂的导火索。北京法院调研数据显...

在很多人心中,遗嘱是一种爱的传承,能让家人和和气气、不留争执。但在现实中,一纸遗嘱却常常变成了亲情破裂的导火索。

北京法院调研数据显示,遗嘱相关的继承案件逐年上升,尤其是《民法典》实施后,60岁以下立遗嘱人数明显增多,看似法律意识增强了,但遗嘱纠纷依旧频发。诵盈律师事务所作为只做遗产继承家事案件的专案律所,在代理超过10000 继承家事案件后发现,70%的遗嘱无效纠纷出现在以下5个致命误区上。

误区一:遗嘱“形式不合法”,法院直接判无效!

北京的真实案例:林爷爷通过电脑打印了一份遗嘱,把房子留给照顾他多年的保姆。但法院却认定这份遗嘱无效,原因很简单——没有逐页签名、没有注明具体日期、也缺少见证人签名。最终保姆只拿回部分劳务费。诵盈律师解读: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嘱形式有六种,但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的要求最为严格。以录音录像遗嘱为例,必须一镜到底,见证人和立遗嘱人都要清晰入镜,不能分段录制、不能只录声音。诵盈专业继承律师提醒:如果选择自行订立遗嘱,请严格对照法律条文,签名、日期、见证人一个都不能省。最稳妥的做法,是请专业人士见证,确保形式合规、证据完整。

误区二:见证人不合规,遗嘱再完美也白写!

见证人并不是随便找人“签个字”就行。北京的真实案例:张先生的遗嘱因请了儿子的债主做见证人,被法院认定为无效。理由很明确——见证人与继承人存在利害关系,影响公正性。哪些人不能做见证人?《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本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如债主、亲家、合作人)均不得见证。此外,见证人数量不足、没有全程在场、精神状态不正常等,也可能导致遗嘱被推翻。诵盈律所成立12年,办理过超10000起遗产继承家事案件,其中多起“代书遗嘱无效”案件,都是因为见证人身份不当而被推翻遗嘱。合法的见证,胜过一屋子的亲戚“作证”。

误区三:内容“藏雷”,写了也白写!

很多人自以为遗嘱内容写得清楚,实际上却埋了隐患。例如:某丈夫立遗嘱将房子全给妻子,却忽略了自己八旬老母亲和未成年儿子的“必留份”,法院最终强行划走30%折价款,补给这两位法定继承人。同时,遗嘱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财产,不能遗漏法律强制保护的对象,更不能写下违反公序良俗的条款(如“儿子不结婚才可继承”)。诵盈律师提醒:遗嘱自由并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遗嘱内容应兼顾家庭实际、法律边界、情感分寸,避免成为将来官司的“导火索”。

误区四:多份遗嘱“打架”,不是“最后一份”就管用!

很多人以为,写了新遗嘱,旧的就自动作废,但真相是——新遗嘱若不合法,反而可能“两份都废”,最终适用法定继承方案,亲情关系也因此更僵。北京朝阳的一位老人曾在公证处将房产遗赠给长孙,后来又私下打印遗嘱留给次子。法院审理后发现新遗嘱形式不合法,最终按照旧公证遗嘱执行。诵盈律师建议:每一次修改都应重新立一份完整的、合法的新遗嘱,并撤销旧遗嘱;不可删改拼凑,更不可口头传达。

误区五:遗嘱人“意识模糊”,就算签字也无效!

如果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已经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处于弥留状态,哪怕签字也可能被法院否定。诵盈律师提示:如老人病重,建议同步录制遗嘱视频、保留医院出具的意识清晰证明;如使用口头遗嘱,也应在危急状态解除后尽快转为书面形式,否则失效。

到底如何科学立遗嘱,才能守住亲情底线?诵盈律师事务所作为只做遗产继承家事案件的专案律所,给您3条建议:

1.尽早行动:为了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需提前订立遗嘱,避免财产外流;

2.订立有效遗嘱:订立符合法律形式要件的遗嘱,建议优先咨询专业人士;

3.定期更新:发生重大人生变故后更新遗嘱(再婚、生育、财产发生变化),确保真实意愿。

诵盈律师事务所作为只做遗产继承家事领域的专案律所,服务领域涵盖遗产继承、家事调解、遗嘱规划、分家析产及家族财富传承。其十二年如一日的专注,将所有的时间、资源和案例库都投入到家事继承领域,他们见过您能想象和不能想象的所有遗产继承复杂情况,面对过各种复杂情况,他们方案周全,最大程度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守护家的温暖与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