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促销活动持续火热进行,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的同时,诈骗分子也伺机而动,且诈骗套路翻新、隐秘性强,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有哪些诈骗新套路呢?消费者应如何识别?万一被骗又该如何及时挽回损失?请收好这份反诈指南。
“私聊理赔”是个骗局
近日,北京的张女士遭遇了“糟心事”,本来只是要接收商家的补发货品,却不小心掉进“刷单赚佣金”陷阱,损失了5万多元。据警方介绍,类似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尽管购物平台、商品各不相同,但受害者均在收货时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随后陷入诈骗陷阱。
警方提醒消费者,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先转账、做任务、下载陌生软件”,消费者购物维权需坚守“四不原则”:
1、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
2、不轻易相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好评返利”“投资高返”等诱惑;
3、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
4、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说辞立即报警。
“您的快递异常”是个圈套
电商促销期间快递量激增,以“快递”为幌子的诈骗也随之活跃。一条看似平常的短信,可能藏着诈骗陷阱。消费者一旦回拨电话,就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日前,王女士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发来的短信,内容是“你好,物品已到无人接收,还留了一个联系电话”。王女士在家门口未找到快递,便按短信提示回拨了电话。
当听到“快递是赠送的保单,今晚8时就要开始扣费,每月800元”时,王女士慌了神,急忙询问如何取消。对方随即发来一个链接,让她下载一个叫“全时通”的软件,称通过软件的屏幕共享功能,可远程指导关闭扣费服务。钱被集中转到一张卡后,王女士的手机突然黑屏。几分钟后屏幕恢复,接到的却是20多万元被转走的银行短信提醒。
针对此类“快递异常 百万保障扣费 屏幕共享”的新型诈骗,要做到“五步防诈”:
一是验真,收到快递短信,务必通过官方购物平台或快递公司官网核实物流信息;
二是拒拨,绝不回拨短信附带的非官方电话,任何自称客服要求回拨的陌生号码,均为诈骗;
三是拒点拒下,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软件不下载,关闭手机App不必要的权限;
四是牢记“百万保障”是免费,微信、抖音等平台的“百万保障”功能均为自动开启且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扣费,无需任何关闭操作;
五是冻结,发现账户异常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挂失冻结,并立即报警。
一旦发现被骗,又该如何紧急应对,尽可能挽回损失?民警给出了关键建议:手机被远程控制或者黑屏的话,关机是关不了的,我们要做的是,赶紧把手机卡拔出来,如果连着家里Wi-Fi,一定要把Wi-Fi给关了,这样对方就不能肆意操作我们的手机了。下一步就要及时给各个银行打电话,把银行卡赶紧挂失,以免对方还继续刷我们的钱。随后就要赶紧打110报警,让警方及时对银行卡进行止付。
陌生的“惊喜”是个“大坑”
日前,家住深圳市龙华区的金女士收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快递,其中有3张某电商平台的礼品卡。卡片上醒目地标注着“恭喜您幸运中奖”,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领取丰厚奖励。然而,金女士先后充值数万元仍无法提现。此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已累计损失5.3万元。
深圳反诈中心提醒,诈骗分子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后寄出陌生快递,以赠品、试用装等名义降低收件人警惕。快递中带有“中奖卡片”,诱导收件人扫二维码。收件人扫码后被引导下载非官方APP,诈骗分子先几元到几十元红包让收件人相信活动真实。最后,诈骗分子以“提现受阻”骗取钱财,让用户陷入“充值-解冻”循环骗局。
网络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消费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并及时报警,守住财产安全。(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