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牛庄高岭上,群山肃立,万人同悲,88岁的罗官章生命刻度永远定格在2025年10月30日,这位将半生光阴奉献给“宜昌西藏”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带着未尽的牵挂走了。而他走后留下的,只有一张余额38.83的银行卡和对当下干直击灵魂的叩问:在缅怀罗老的同时,我们如何让“官章精神”在新时代基层工作中绽放新光?
退休不褪色,人生新起点。“我以前解决了群众的粮袋子,我现在要回去解决群众的钱袋子。”这是1997年,刚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休的他,在退休后的第五天回到家乡牛庄时许下的承诺。他把退休当作人生第二春的起点,把晚年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带领相亲们脱贫致富的事业中,他退休后的二十年间,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把天麻、高山蔬菜和烟叶打造成牛庄的金字招牌。
断指不移志,百败不回头。天麻,被罗官章视为打开山门富路的“金钥匙”。为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他远赴陕西、四川等地求教,却屡屡碰壁。这位老党员选择了最艰难的路——自己干!八百多个日夜的坚守,百余次失败的磨砺,十数双磨破的劳保鞋,五万五千元退休金倾囊投入,这一切,只为那粒可能改变牛庄命运的种子。在一次锯菌材时,湿木材打滑致使他的拇指和食指被锯断。仅仅休息了十天,这个“倔老头”又走进了深山。“只要乡亲们能富起来,我流点汗流点血算什么。”断指,是他刻在青山之上最深的忠诚印记。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群众。罗官章的“贫”与“富”,构成一个共产党员最动人的对比。帮扶乡亲时,他出手就是三五百;最后一餐晚饭,却只是几个炕洋芋。药柜里堆满药瓶,退休金除了买药,几乎全部投入天麻试验和接济困难群众。他留下的,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更是那片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天麻。
以官章精神,照前行之路。罗官章用一生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在牛庄二十年,他经历了五任乡党委书记,每任新书记上任,他都会诚恳建议:以山养山,绿色发展。他的笔记本上,“忠诚、干净、担当”六个大字,是一生的座右铭。“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应该帮老百姓谋出路。”这是他最常说的话。今年,他上交了最后一笔党费:520元,这个数字,恰如他对党和人民的深情。
如今,牛庄乡储蓄所“再也不愁存款了”,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产业兴旺。
罗官章的衣柜里,一个木盒子中静静躺着7枚奖章。这些奖章无声诉说着一位基层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铮铮誓言。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那张余额38.83元的工资卡,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富足”;那断指后依然忙碌的身影,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担当”。青年干部当以罗官章为镜,少计较个人得失,多担当民生福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春景(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