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一开始还能拿到本金和佣金,谁知道后面全是圈套!”回忆起近3个月的遭遇,市民小王懊悔不已。她因轻信“演唱会黄牛”的高额佣金承诺,前后多次转账,最终被骗走5万余元。昨日,厦门市反诈中心发布案例,提醒市民警惕“垫付赚佣金”骗局。
微信“旧友”突搭话
首笔“履约”让受害者放下戒心
今年8月,小王的微信里,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好友”突然发来消息。对方说自己叫林泽(化名),是“演唱会黄牛”,能通过网络手段抢到热门演唱会的门票,想找她一起合作,从中赚取佣金,一单能赚好几百元。两人从未见过面,小王以为林泽“应该是朋友的朋友”,再加上高额佣金的诱惑,她决定加入,当日转了4000元给林泽。
约定的时间到了,林泽却没按承诺返还本金和佣金。在她多次催促下,直到1个多月后,林泽才把钱给了她。林泽的这次“履约”,让小王放下戒心。
佣金“筹码”层层加
受害者陷入反复垫付陷阱
9月中旬,林泽再次联系小王,说要抢6张演唱会门票,让她垫付14000余元,承诺给她4400元佣金。有了上次的“信任基础”,小王通过支付宝分两笔转了钱,林泽承诺一周还款。但到期后,林泽以“票钱被主办方卡住,无法到账”为由拖延。9月下旬,林泽又抛出“每张门票1500元佣金”的诱饵,还谎称“上一次的钱这两天就下来”。尽管有些顾虑,但她还是再次转账4540元。不料,林泽承诺的“第二天还款”依旧落空。此后,小王每日催讨,林泽找各种理由搪塞。
随后,林泽一边不断加大佣金“筹码”,一边以各种说辞让小王一次又一次“垫付”票款。其间,小王虽屡次生疑,却屡次在“虽拖延但总会结账”的自我安慰中错过止损机会。日前,林泽发来一张银行卡照片,谎称“钱被冻结转不出来”,后来又改口“票务返钱后,又继续买进去,没钱还”。当林泽再次找借口让小王转钱时,她才猛然惊醒。
至此,小王已累计被骗5万余元,她赶紧报警,并向支付宝平台举报林泽的支付宝账户。据调查,账户主人并非林泽,只是他的一名网友,出借收款码给林泽,是为了赚取手续费。目前,厦门警方正在深入调查此案。
警方提醒
对社交平台所谓“合作”
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厦门警方提醒,不管对方是以“好友”形式出现,还是以陌生人形式搭讪,对社交平台上所谓的“合作”一定要谨慎。在小王遭遇的骗局中,对方先以微信“好友”蛰伏,等待受害人觉得可凭此建立信任后,再伺机而动。同时,也可能是真好友的微信,被骗子盗取后设下骗局。
所谓的“黄牛票垫付”,往往是骗子先通过小额还款获取信任,再以“高额佣金”为诱饵,不断诱导受害者追加投资,同时用“拖延还款”“部分返现”等方式反复拉扯,让受害者陷入“想拿回之前的钱,就不得不继续垫付”的陷阱。所以,当市民遇到类似“垫付赚佣金”的情况时,务必保持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承诺,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