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凝视着前方,一只只稚嫩的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一阵阵恍然大悟的惊叹与热烈的掌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这不是一节普通的文化课,而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安全课”。近日,工行弋阳支行的反诈宣传队携手弋阳县第一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反诈拒赌校园行”主题宣讲活动,在童心中播撒下安全的种子。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未成年人因社会经验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逐渐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面对日益猖獗且将黑手伸向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提升孩子们的甄别与防范能力刻不容缓。活动伊始,工商银行的宣讲员们利用精心制作的PPT,为同学们搭建起一个系统性的反诈知识框架。 课程从“常见类型”入手,将看似遥远的诈骗行为具象化为“冒充客服退款”“助学金诈骗”“游戏交易诈骗”“兼职刷单”等与同学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场景。在“常见手段”环节,宣讲员详细拆解了骗子的“经典话术”和“钓鱼”流程,让同学们看清了“高额返利”“资金冻结”“安全账户”等糖衣炮弹下的真实陷阱。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如何识别诈骗”部分,一条条朗朗上口的准则深入童心:“凡是需要先行垫付资金的刷单都是诈骗!”“买卖游戏账号要选官方渠道!”“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更没有安全账户!”“正规退款不会索要验证码!”
在掌握识别技巧后,如何在遭遇诈骗时科学应对,同样是守护自身权益的关键。紧接着的“应对措施”环节,则为孩子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一旦发觉被骗,要保留证据、及时报案、联系银行、通知学校,并特别强调了“调整心态,不要过度自责”,体现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为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警醒,宣讲员通过“案例分析”环节,将真实发生的骗局搬进课堂。从求购演唱会门票被骗,到二手平台交易手机落入圈套,一个个发生在同龄人或有相似经历的受害者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诈骗就在身边,防范刻不容缓。
随后的“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有奖问答紧扣刚讲过的知识点,同学们个个积极主动,争相抢答。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化身“小小提问家”,向工作人员抛出各种深入的问题:“如果不小心扫了可疑二维码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更好地提醒爷爷奶奶防范诈骗呢?”这些充满思考的提问,展现了课堂卓越的启发效果。
 
  
 
整场活动中,最动人的是孩子们聆听时的神情。他们眼睛紧盯着屏幕,一双双灵动的眼眸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对案例的惊讶以及对掌握自护能力的专注。那是兴趣与思考的光芒,是安全种子破土而出的希望。
此次工行弋阳支行与弋阳县第一小学的携手,是一次金融知识普及与社会责任担当的完美结合。它成功地将“全民防诈,你我同行”的理念根植于校园,为孩子们纯净的世界筑起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防护墙。这堂特别的课,必将如同一颗饱满的种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绽放出自我保护能力的繁花,守护他们走向一个更加清晰、安全的未来。(龚峰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