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筑信,共护金融安全 合众人寿“以案说险”守护您的保险权益

作为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寿险行业,合众人寿深知每一份保单的背后,都是消费者对未来的期许与托付。在此,合众人寿用一则案例,为您拆解保险消费中的“诚信密码”。

案例重现:一份被“隐瞒”的保单如何引发连锁风险

2022年3月,45岁的李某在单位体检中查出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进一步复查。但拿到体检报告的第三天,她便通过代理人投保了一份20万元重疾险。当代理人询问健康状况时,她想起朋友“有病史可能买不了保险”的提醒,犹豫片刻后选择了隐瞒。

这份“带着异常体检结果投保”的决策,在2023年冬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确诊乳腺癌后,李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因病历中明确记载的“三年前甲状腺结节病史”与保单健康告知的“否”严重不符,被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解除合同,2万元保费分文未退。

风险解析:隐瞒病史的“三重代价”

一、法律代价:这种“明知存在病史却刻意隐瞒”的行为,正是《保险法》第十六条界定的“故意不如实告知”。司法实践中,法院在认定此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三个要素:消费者是否获取过病史记录、投保时是否知晓病史内容、是否存在逃避告知的动机。李某的案例同时满足这三点,保险公司胜诉具有充分法律依据。

二、经济代价:李某不仅失去了20万元重疾保障,已缴纳的2万元保费也被不予退还。更严峻的是,她未来投保其他保险时,可能因“未如实告知”记录被拒保,彻底失去风险转移的通道。

三、家庭代价:本应通过保险转移的30万元乳腺癌治疗费用,最终全部由家庭承担。李某丈夫不得不卖掉一套房产,女儿也因此放弃了出国留学计划,一个家庭的未来规划被彻底打乱。

诚信启示:保险的“温度”源于双向奔赴

“如果当时如实告知,最多就是加费承保或者除外责任,至少还能获得理赔。”面对理赔人员的询问,李某的眼泪道出了无数消费者的心声。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共担、信用互通。作为守护家庭幸福的寿险企业,我们承诺:将继续以“诚”为基、以“信”为翼,既做诚信文化的践行者,更当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这个十月,让我们从一份如实告知开始,共同筑牢保险业的诚信基石!

苏合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