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牧青
10月1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青岛海关政治部主任袁涛介绍,目前,“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今年以来,山东紧抓“一带一路”合作机遇,扎实推进与共建国家贸易合作,持续提升外贸市场多元化水平,推动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山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高出全省总体增速3.7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4.2%,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173.5亿元,增长10.1%;进口7623.3亿元,增长8.2%。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朋友圈”不断扩大,为进出口提供稳定支撑。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升高,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为稳定山东外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季度,山东省与共建国家进出口实现增量1418.9亿元,带动全省进出口增长5.7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同期,对128个共建国家进出口实现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34个,对其中109个国家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对拉美、非洲、中亚地区的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5.5%、44.1%、53.5%。
二是外贸主体参与度提高,民营企业活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国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5.82万家,增加9.8%,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其中,民营企业5.38万家,增加10.6%,实现进出口值1.31万亿元,增长10.8%,高出对共建国家整体增速1.6个百分点,比重高达77.9%。作为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贸易足迹已遍及超过150个共建国家,其中,进出口值超100亿元的国家达到21个,为山东深化与“一带一路”市场合作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一线工人正在制作碳纤维车架。
三是主要商品进口增势良好,有效满足国内需求。前三季度,山东省自共建国家进口16类大宗商品5441.9亿元,增长8.9%,占自共建国家进口总值的71.4%,占全省大宗商品进口值的84.8%,其中原油、铁矿砂、铜矿砂、铝矿砂、天然橡胶分别增长11.2%、19.2%、22.7%、72.7%、23.4%。同期集成电路进口增长7.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长10.5%。主要商品进口渠道畅通、增势良好,对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稳定、满足下游产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出口基本盘稳固,对外产业合作有效提振出口。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机电产品4523.2亿元,增长15.1%,占同期对共建国家出口总值的49.3%。劳密产品、农产品、钢材、基本有机化学品出口均保持平稳增长,合计占出口总值的30.8%。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对共建国家出口产品中,中间品出口占50.8%,增幅达到10.9%,其中钢铁制品、纺织面料、工程机械零部件、飞机及船舶零部件、集成电路出口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说明对外产业辐射已成为山东与共建国家提升贸易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五是出口“含新量”提升,外贸亮点不断涌现。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5.1%,电子元件、游戏机、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2.3%、102.8%、133.9%、81.1%。近期,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高端装备成为亮点,8、9月份烟台分别完成一艘“生产储油船”和一座“浮式天然气生产装置”的出口,单价分别高达45.4亿元和41.2亿元,凸显了山东重点外贸企业卓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为共建国家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悉,2025年,山东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值已从2013年的不足850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1万亿元,双方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能级不断提升,全年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下一步,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为推动山东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再上台阶持续贡献海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