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牧青
10月1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济南海关副关长辛杨介绍,今年以来,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山东推动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落地见效,进出口展现出顽强韧性,扛住了压力、顶住了冲击,实现了稳健增长。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山东省外贸进出口2.62万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万亿元,增长5.3%;进口1.02万亿元,增长5.8%。山东外贸既稳住了“量”的基本盘,又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是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辛杨称,“量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规模稳。前三季度,山东外贸进出口稳居全国第五位。出口、进口均衡发展,增速均超过了5%,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口延续了3个季度的增长态势。
二是主体稳。前三季度,山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7.3万家,增加5400余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6.8万家,实现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6.8%,占全省比重提升至75.7%,“主力军”作用更加突出。海关加大企业信用培育力度,新增AEO企业49家,全省AEO企业进出口5711.3亿元,增长4.3%。
三是需求稳。山东工业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支撑大宗商品进口实物量稳定增加,前三季度,原油、金属矿砂进口值分别增长10.9%、27.1%,合计拉动全省进口增长7.6个百分点。消费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进口增长13.5%,其中食用水产品、干鲜瓜果及坚果、医疗保健品增长超2成。
济南海关所属泉城海关关员赴辖区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
“质升”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产品结构优化。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9%,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近9成。其中,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旺盛,电子元件、电脑及其零部件、游戏机出口分别增长20.4%、13%、48.3%;船舶、汽车订单充足,出口分别增长58.5%、11.9%。“山东好品”影响力日益凸显,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0.9%,占比提升至26.2%。
二是市场布局多元。“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取得积极成效,区域合作潜力逐步释放,外贸“朋友圈”更加均衡多元。前三季度,山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2%,占比提升至64.2%,对非洲、中东、中亚增长均超20%,新兴市场成为增量主力。同时,对欧、日、英等发达市场进出口也保持正增长。
三是物流通道升级。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融合发展,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畅顺国际物流通道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山港通”模式试点大幅提升了港口群综合协作效能,内陆港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了海港内陆港的协同联动,山东水路运输进出口增长7.2%;济南和青岛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海关监管铁路运输出口货运量增加10.8%;国际公路运输(TIR)快速崛起,公路运输进出口增长14.1%;海关创新“空侧直通”监管模式,助力航空货运不断提速,进出口增长3.5%。
辛杨表示,总的来看,山东外贸既有量的稳步增长,又有质的有效提升,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10.5%。下一步,济南海关将坚决落实海关总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筑牢国门屏障,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全年外贸稳量提质贡献海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