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锅检所宿舍的大院内,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低头专注地修理着一台旧电风扇。他就是朱师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却用免费维修小家电的坚持,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一场善意的修行,让“榜样”二字在烟火人间有了最质朴的模样。
朱师傅的“维修阵地”很简单,就是自家门口的一方天地。工具箱里的螺丝刀用得发亮,万用表的刻度盘磨得有些模糊,这些陪伴他多年的工具,是他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每天总有居民拿着故障的电饭煲、失灵的台灯来找他,他从不推诿,总是先接过电器,仔细打量一番,然后笃定地说:“别急,我试试。”
“朱师傅可真是我们大院的‘及时雨’!上次我家电磁炉坏了,正愁没法做饭,找他修完当天就能用了,分文没收,还特意嘱咐我平时使用的注意事项。”住在隔壁单元的张阿姨提起朱师傅,满是感激。常有居民带着水果、点心来感谢他,可他总是婉言谢绝:“大家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要是收了东西,这忙帮得就变味了。”时间久了,居民们也摸清了他的脾气,便常主动帮他打扫门口的维修区域,或是在他忙碌时递上一杯热水,用这种朴素的方式回应着这份善意。这样的场景,在朱师傅的生活里早已是常态。他修过的小家电不计其数,从年轻人的蓝牙耳机,到老人的老式闹钟,每一件他都认真对待。有人问他图什么,他憨厚地笑:“看着大家拿着修好的东西开开心心地走,我心里就敞亮。”他的善良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源于对身边人的一份共情,对“能帮就帮”的一份执念。
这世上从没有天生的榜样,只有把平凡小事做到极致的普通人。朱师傅用他的螺丝刀和万用表,在市井烟火中雕刻出了榜样的模样——那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真诚,是一种扎根生活的温暖,更是一种能让身边人感受到的、触手可及的力量。
当朱师傅修好的电风扇再次转动,送出徐徐清风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台恢复功能的电器,更是一份善意的延续。它告诉我们,榜样从不需要多么耀眼,一个普通志愿者的坚守,就足以在人们心中点亮一盏灯,让更多人相信,平凡人也能做不平凡的事,微光也能汇聚成照亮世界的炬火。
(通讯员 尹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