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直播达人!赫章媳妇返乡直播带货卖土特产净赚50万元

“家人们看过来,咱们这箱洋芋都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个个饱满,没有虫洞,9斤只要29.9元,喜欢的赶紧下单……”

10月13日,赫章县财神镇坪地村,一间热闹的直播间里,郑周玲正拿着手机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家乡的农产品。镜头之外,她的婆婆褚明英带着几位工人有条不紊地分拣、打包,整个小院里一派忙碌又红火的景象。

从打工妹到新农人

如今在直播间里游刃有余的“带货达人”,几年前还在浙江金华的工厂里务工。

“那时候在厂里上班,休息时就喜欢刷抖音,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卖农村土特产,生意还挺好。”回忆起返乡的契机,郑周玲笑着说,“我就琢磨着,我的家乡财神镇到处都是好东西,玉米、洋芋、酸菜、四季豆,都是没打过农药的绿色产品,别人能卖,我为啥不行?”

正是这个简单又坚定的想法,让她在2023年7月毅然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回到了财神镇坪地村。

刚回到家乡时,郑周玲并没有立刻开启直播卖货,而是选择用短视频记录自己和婆婆的日常生活。

“一开始就是拍些我们一起下地干活、做饭、聊天的片段,没想到发到网上后,居然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郑周玲说,大家喜欢视频里真实的乡村生活,也羡慕她和婆婆之间和睦的相处氛围。

就这样,一条条充满烟火气的短视频,让她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截至目前,她的账号已经拥有了10.4万粉丝,这些粉丝也成了她后来开启直播卖货的“底气”。

2024年,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郑周玲正式开启了直播卖货之路,主要销售本村的玉米、土豆、酸菜、四季豆等农产品。

新农人拿起“新农具”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没什么经验,订单量一直上不去,2024年全年只销售了2万单,效益不太好。”郑周玲坦言,那段时间自己也有过焦虑,但看着身边支持自己的婆婆和期待的粉丝,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郑周玲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直播流程,从产品包装到物流配送,每一个环节都反复琢磨,力求给网友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直播经验的不断丰富,加上家乡农产品过硬的品质,从2025年开始,郑周玲的直播生意迎来了转机。

“今年以来,订单量一下子就上来了,今年已经销售了10万多单,利润达到50万元。”说起这份成绩,郑周玲难掩喜悦。

仅9月29日一天,她就卖出了1400单洋芋和2000单核桃,这样的销售成绩,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郑周玲的成功,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婆婆褚明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50多岁的褚明英,以前因为年纪大且没文化,外出打工屡屡碰壁,只能在家种庄稼。

如今,她不仅成了儿媳直播间里的“常客”,还负责带领工人分拣、打包农产品。“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没想到还能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和儿媳一起拍视频、卖货,不仅有人喜欢我们,还能赚钱,这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

褚明英笑着说,现在农忙的时候,她会种些农作物供家里自己吃,平常就帮着儿媳拍视频、处理订单。

这段时间订单多,郑周玲从邻居家收购来土豆后,仔细分拣保证每个土豆大小差不多、没有虫洞,打包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新行业带动新就业

郑周玲的直播事业,还为村里的乡亲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尚清先就是其中之一。

“我今年已经在周玲家帮忙分拣、打包60多天了,每天能挣180元,我还能把自家种的农产品以高于市场价卖给她,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尚清先高兴地说,以前她只能在家务农,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还能增加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如今,凭借着直播销售农产品带来的收入,郑周玲在村里盖起了两层楼房,还进行了精装修,家里也添置了一辆轿车,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但她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有着更大的目标。“接下来,我想把家乡更多的土特产推广出去,不仅要让自己富起来,还要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让坪地村的土特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人富不叫富,郑周玲觉得,家乡好的农产品比较多,自己一个人根本不能销售完乡亲们种植的农产品。于是,她带起了学徒,把邻居李春兰拉入直播卖土特产行业,悉心教导李春兰直播技术。

从打工妹到“带货达人”,郑周玲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拿起了网络直播的新农具。

郑周玲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和担当,也为更多想要返乡创业的人提供了借鉴和信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一审 郑宇潇

二审 汪瑞梁

三审 李中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