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三排”调度水利工程,德州全力加速河道排涝保障秋收秋种

10月9日,庆云县境内的大道王闸9孔放水闸门全部打开,马颊河水面平稳。“我们根据上级指令,已将闸门提至6米进行‘三秋’排涝,排水流量达到315立方每秒。我们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水利工程及启闭机电设备巡查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水闸正常运行。”德州市水利局大道王闸管理所所长赵峰说。

连日来,德州市境内河流水位因持续降雨迅速上涨,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服务“三秋”排涝,德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指办”)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通过精准提闸调度各类水利工程,全力加速河道排涝作业。

气象数据显示,本次强降雨过程具有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截至发稿时,全市平均降水量已达113.2毫米。为有效应对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市防指办第一时间部署防汛排涝工作,以“降低干流水位,加快支流、沟渠、涝洼地排水”的“一降三排”策略为核心,科学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确保排涝效率最大化。

在应对降雨期间,我市重点对骨干河道闸门进行精准调控。徒骇河南营闸、宫家闸,德惠新河后张闸、赵棒槌闸等关键控制性闸门相继提启;在马颊河流域,下游大桥闸、大道王闸、大淀闸等闸门全部开启。通过精细化调度使河道水位持续维持在低于蓄水位1-2米的区间运行,显著加快支流河道排水速度及沿线农田积水排出效率,为秋收秋种工作争取更多时间窗口。

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局部涝情,市防指办进一步统筹协调区域排涝工作。提启六五河牛角峪闸、范窑闸等关键闸门,保障武城、夏津两县县域内涝水顺利外排,并先后开启宁津新河、利民河等15条支流河道闸门,有效提升平原、宁津、武城等县涝洼地的排涝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内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水利工程运行平稳,主干河道水位均控制在安全运行范围内,未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市防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变化,根据天气及河道水位动态,实时优化闸门调度方案,持续发力保障全市秋收秋种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为确保防汛排涝工作高效落实,德州市已组织各级各相关部门延长防汛值班时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领导带班制度。市防指办每日对干支流排涝进度、涝洼地排水情况、群众诉求热线办理等工作进行专项调度,确保防汛指令传递畅通、调度决策及时、应急处置高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