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植物医生 IPO上市进程披露营收“稳定增长”,助力品牌发展

【编者按】近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披露,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植物医生主板IPO获受理,将有望成为美妆单品牌第一股。与当前多数化妆品企业主打线上、转型...

近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披露,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植物医生主板IPO获受理,将有望成为“美妆单品牌第一股”。

与当前多数化妆品企业主打线上、转型直营的发展方向不同,植物医生主打线下经销模式,直营模式为辅。这一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新机遇:重线下模式提高了整体盈利水平、门店管理合规成行业代表,产品质量受消费者支持……植物医生能否顺利实现IPO,值得期待。

“特色”变“动力”

植物医生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主打高山植物护肤的化妆品品牌,创始人为解勇。与其他国产化妆品品牌相比,植物医生走的是一条“另类”的道路:不搞多品牌运作,重点打造植物医生单一品牌;重线下、收入主要来自经销商的线下门店。

在植物医生看来,单品牌可以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提升认可度和品牌忠诚度;而重线下可以更好地为用户做好服务,例如线下连锁店不仅销售商品,还可提供到店护理、线下沙龙等服务,通过“产品 服务”丰富消费者购物体验,从而提升复购率。

然而电商时代,在天然适合电商化的化妆品品类上,这套营销思路运行起来却有很多掣肘,所以植物医生并不仅局限于线下,而是实现了线上线下齐发展。近年来,几乎所有头部品牌都加大了对线上的投入力度。2024年,珀莱雅2024年线上直营模式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已超过75%;丸美生物2023年线上销售占比超过八成,直营占比达68.25%。

在线上端,植物医生一方面大力发展“小植商城”新零售模式,实现用户流量从线下到线上的延伸;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官方旗舰店、与网络达人合作等方式完成了在京东、天猫、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深度布局。

同时,相较于头部品牌已趋于饱和的线上竞争格局,植物医生凭借“高山植物”的独特品牌定位,在差异化线上赛道实现有效突围,逐步构建“线下筑牢体验根基、线上释放增长潜力”的全渠道协同新模式,为品牌营收增长与市场份额提升开辟全新路径。

2022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2.30亿元和2.43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持续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近5000家门店形成品牌护城河

植物医生完成IPO上市辅导备案,截至2024年,公司经销模式下授权专卖店在4000家左右,线下直营终端门店数量在500家左右,合计线下门店近5000家。庞大的线下体系构建起品牌坚实的线下“护城河”。

从行业视角来看,在电商渠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植物医生近5000家线下门店的规模优势愈发凸显。庞大的线下体系为品牌提供了稳定的营收支撑,成为其对接资本市场的重要底气,这些门店既是产品销售的终端,更是品牌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场景载体。随着IPO进程的推进,线下“护城河”所沉淀的品牌影响力与用户基础,将与线上渠道的潜在增长空间形成协同,进一步夯实植物医生在国货美妆单品牌店领域的领先地位。

以2024年的零售额计,植物医生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八;在护肤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七。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出具的研究报告,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额计算,公司排名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第一名。不止于此,2024年10月,植物医生获得了Euromonitor颁布的“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认证。

此次IPO植物医生计划募资9.98亿元,其中,5.26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2.64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09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9990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植物医生非常重视自身研发实力的提升,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并行的模式。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377.4万元、7587.6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3%。

植物医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设立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研发出公司王牌产品石斛兰系列,以及云南高山植物美白功效研发、具有抗衰功效的铁皮石斛原液提取与应用研究,让“高山植物”这一品牌核心资源有了扎实的科学支撑。

将“高山植物”从概念转化为技术壁垒,植物医生付出了实际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