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载初心 十二载育桃李——记党员教师曹中秀的德美育人路

在六安市裕安区的教育沃土上,曹中秀老师以十二年光阴为笔,以讲台为卷,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教师的初心答卷。从分路口镇淠联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到如今清溪路小学的年级组长,她身兼语文、美术、书法多科教学与班主任重任,在基础教育一线的辗转与坚守中,把每一份岗位都酿成了育人的沃土。

教学立根:让美育与德育共生共长

“文字藏美,笔墨载道”是曹中秀的教学信条。她深耕多年构建的“美育浸润 德育融合”体系,在跨学科课堂上落地生根。语文课堂上,她带学生品《背影》悟亲情之美,从《岳阳楼记》明家国之责,让文字赏析成为价值观培育的鲜活载体;美术与书法课上,身为省书协会员的她,握着学生的手练中锋行笔时,总会细细讲述笔墨里的文化传承——写“仁”字谈友善之道,画山水论人与自然之谐,让艺术技巧的传授始终连着中华文脉的根。

这份深耕不辍的教学理念,催生出累累硕果:2022年,她的课程凭“主题实践 文化育人”模式斩获六安市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一等奖;语文与美术的融合课例成为区域教研标杆样本,学生们在她指导下创作的“笔墨里的中国”主题作品,频频亮相省市赛场摘奖,她本人也连年获评省市级优秀辅导教师。

专业立身:以笔墨初心赴教育之约

十二年教学路,亦是曹中秀的专业修行路。她的案头永远整齐摆放着两样东西:一摞摞批注详尽的学生作业,一叠叠写满临帖痕迹的习字纸。这份对专业的执着,让她在赛事中屡创佳绩:第七届“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六安市软笔教师组一等奖、安徽省青年美术大赛入选、六安市新中国成立 75周年精品展参展,2025年更凭书法作品跻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六安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双年展”,用笔墨传承红色记忆。

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对教学基本功的极致追求:2022-2023年全市中小学“三字一画”教学基本功、书法教师比赛双料冠军、省级教学竞赛殊荣、全国“三笔字”教学论文二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她深夜伏案打磨课件、周末沉心深耕教研的身影。如今,身为裕安区“骨干教师”的她,常以讲座、示范课分享经验,把个人成长的养分化作区域教育的甘霖。

育人立心:用温暖与责任筑就成长港湾

“曹老师的办公室,总有热乎的牛奶和备用的创可贴。”这是学生们口口相传的秘密。作为班主任,她两度带领班级获评“优秀班集体”,秘诀藏在“科学管理有尺度,人文关怀有温度”的坚守里。她为失亲家庭学生建立专属成长档案,用课余时光一对一辅导功课;在班级推行“小组自主管理制”,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与价值。

这份育人情怀更延伸到课堂之外。身为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她带着学生走进红色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踏入社区清理杂物践行文明公约,让德育从课本上的文字变成触手可及的实践。而她胸前熠熠生辉的“优秀共产党员”徽章,早已成为学生眼中最明亮的榜样符号。

初心立远:向教育深处再行一步

谈及未来,曹中秀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张画满批注的课程研发草图上:“想把非遗剪纸融进美术课,让德育素材更鲜活立体。”如今已是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文化建设研究院副秘书长的她,正忙着规划搭建“城乡教师美育交流平台”,盼着让优质教学资源跨越山海流动起来。

从乡镇小学到城区校园,从三尺讲台到区域教研舞台,十二载光阴流转,曹中秀的教育初心从未改色。她以笔墨书写理想,用爱心浇灌成长,在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之路上,做永远的耕耘者与追光者。(黄锦礼、罗从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