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关于出行服务的消费提示

随着国庆、中秋假日及旅游旺季的到来,出行消费需求持续高涨。为营造安全、放心、便捷、公平的出行消费环境,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乘坐出租网约车:关注计价器,理性对待热情“推荐”

景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区域是出租车、网约车运营的集中地,也是消费纠纷易发区。消费者在乘车时应注意观察计价器是否贴有有效的强制检定合格标志;起步前,驾驶员是否重新将计价器回零计价并显示起步费金额,并关注起步后计价器跳动是否异常;运营中不应有任何物品遮挡计价器主机面板。如对费用产生疑问,可要求司机提供当次乘车发票,并记下车牌号、乘车时间等信息。

对于司机过于热情的“推荐”,消费者要保持警惕,可能存在“诱导消费”的行为。选择网约车服务时,要使用平台内置导航和支付功能,避免线下交易。

二、停放爱车:入场先看公示,拒绝违规收费

节假日期间,热门景区、商圈周边停车场往往“一位难求”,个别停车场经营者可能存在价格违规行为,如未按规定进行价格公示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停车场经营者必须在入口处、缴费处等醒目位置,以标价牌等形式公示收费标准、计费方式等信息。消费者入场停车前,务必留意价格公示牌,确认收费标准和计费方式。如遇未公示或公示不规范情况,可向相关部门反映。

三、能源补给:核对账单明细,选择规范油站

随着新能源车辆普及和传统燃油车出行需求增加,充电站、加油站也成为热门消费场景。消费者使用充电桩前,仔细查看充电APP或桩体屏幕显示的收费标准(包括电费单价、服务费单价等)。充电完成后,核对账单明细,确保与公示标准一致。消费者要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的加油站,加油前注意观察加油机显示是否归零,可留意油箱额定容量与加油量是否大致相符,若差异悬殊应提高警惕。

四、消费维权:牢记索要凭证,小程序高效维权

广大消费者在出行过程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一看、二问、三索要”。即看清服务价格公示、计价器检定标志等关键信息,对不清楚的收费项目、标准主动询问,务必索取并保留好发票、收据、电子支付记录等有效凭证。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拨打当地消协组织电话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进行咨询投诉。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李易书

图片由吉林省消费者协会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