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论大赛】东湖评论:茶位费争议不应“一刀切”

近日,“广东一大排档向婴儿收茶位费”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些网友批评商家“不近人情”,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占了场地位置,收取费用无可厚非。餐位费,茶位费这类服务型费用常常成为争议焦点,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费用总是让他们如鲠在喉。一边是商家利益,一边是消费者权益,两者之间该如何平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过去,餐饮店通常将人工成本、场地费用、餐具损耗等费用涵盖在菜品价格里面,看似免费实则是隐性收费。如今不少商家将服务成本与菜品拆分计费,遵循“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本质是服务费“透明化”的体现。在其他行业,类似的服务费用屡见不鲜,如手机零钱提现费、二手平台手续费,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等。餐饮行业收取服务费并不是个例,而是从“模糊定价”走向“清晰核算”的一种措施。

如何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核心就在于服务价值是否可感知,商家需从“客观成本”和“主观体验”两方面优化。客观上提供消毒碗具、无限续杯、餐前小食等;主观上则提升就餐环境、服务细致度、菜品质量、就餐舒适度等。如果支付了服务费却只换来糟糕的体验,那消费者自然会有异议;但若告知,几元的服务费就可以换来一壶现泡茶水、高温消毒餐具、免费小食、并可免费续水,再配以明码标价和点餐即确认,就可让服务的价值被消费者看到。

允许优质服务合理“溢价”,促进行业转换升级。如今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商家都陷入了“卷低价”的认知误区,结果出现偷工减料、货不对板、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倘若商家能将服务费分级,设置为不同价格区间可以体验不同的服务,比如基础服务费包含茶水、消毒餐具等;高级服务费则包含特色饮品、专属服务等,这样既能赋予消费者选择权,满足不同需求,又能让商家在盈利的同时提升顾客体验。以此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竞争,形成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

但是,无论是什么费用,收取的核心在于“透明”,必须以“提前明示,自愿选择”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要求,服务费用和价格应该显著标明,对于不遵守规则的餐饮店,消费者有权不支付这笔费用并且保留证据向12315举报。所以,商家应该用多种方式明示消费者,服务员提前告知、扫码点单页面标明、纸质菜单上注明、大厅价目牌上印明,缺一不可。

服务费之争,是餐饮行业走向规范化、透明化的一个契机。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全盘否定”或“照单全收”,而是建立一个更合理的规则,让每一笔消费都“看得见”“说得清”。商家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合理利润,消费者为可感知的价值主动买单,行业从低质量的价格战转向高质量的服务战,最终将构建起一个更公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现代餐饮消费新生态,实现商家与消费者真正的共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全洁影(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詹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