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近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首次进入全球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十,超过了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

该指数调研了139个经济体的78项指标。结果显示,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的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持续成为最大专利来源国。WIPO指出,专利拥有量一直被视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被调研的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中,中国创新力位列第一。WIPO还提到,中国私企融资差距不断缩小,有望成为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国家。

“跻身全球前十,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突出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给出高度评价。

中国创新正跑出“加速度”。

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持续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多地主动布局培育新产业,向企业开放政府应用场景……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超50万家,2024年524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促进开放、服务高效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更好助推创新发展。

啃“硬骨头”攻“卡脖子”,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站在新起点,我国的科技工作也面临更高的要求。

“十五五”即将开启,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将继续跑出创新“加速度”。

(宗 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