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先锋力量】江南:电力“老兵”的坚守

10多年前的一场暴雨,一个基层变电站的站长看着洪水来袭,担心洪水蔓延会危害到变电站安全,于是带着工人们,一起装沙袋、堵洪水。

待到暴雨停歇,山洪退去,变电站毫发无损,正常运转,工人们乐此不疲,喜极而泣。

这位站长叫江南,现在已经是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织金供电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织金供电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江南。受访者 供图

作为一名电力“老兵”,江南在工作中,始终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团队冲锋在前,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夏天,一场暴雨侵袭黔东南州榕江、从江、三都等县,抢险救灾工作迫在眉睫。当上级部门的救援指示传到江南手里时,他早已作好了充分准备。

江南从织金县电力系统中紧急调配22名抢修人员、1台应急发电车和7辆抢修车辆,组成抢险救灾队伍奔赴一线。

“大家到了救援点,除了要积极抢修,更要做好个人安全保护,大家记住,安全是第一位,我在‘家’里,等着大家平安回家。”临行前,江南对参加救援的员工嘱咐说。

江南每天都会通过新闻,了解榕江的抢险情况,同时也保持和支援队伍的联系,了解前线的情况,一遍遍叮嘱安全事项。

经过连续10天的艰苦奋战,抢修队成功恢复了该地区的电力供应,保障了居民生活和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当时织金县也下着大雨,江南在牵挂着支援队的同时,也随时负责县内应急指挥。

“别人下雨就回家,我们一下雨就要出门。”江南说。

江南在检修现场(左二)。受访者 供图

在织金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放着一部对讲机,那是江南的专用对讲机。今年夏季暴雨期间,江南一直坚守在指挥中心,通过对讲机与其他单位部门共同应急。

“一边关注县内应急,一边牵挂抢险队伍,我是‘一心两用’。”江南笑着说。

江南从基层来,深知一线生产工作人员的辛苦,他经常跟着工作人员,到抢险检修现场,同工作人员一起应对灾害。

有一次,织金县遭遇强对流天气,狂风暴雨导致供电线路受损,部分地区用电中断。险情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江南第一时间赶赴抢修现场,与一线工人并肩作战,经过数小时紧急抢修,受损线路于次日凌晨全面恢复供电。

现场环境恶劣,道路泥泞,风雨未歇。江南在现场仔细勘察、听取抢修方案汇报。在抢修工作现场,抢修人手不够,有一段低压线路需要通过人力拉。在现场指挥的江南安排好各项抢修工作后,从现场捡起一双手套,跟着就投入到拉线工作中。

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当天凌晨一点,线路抢修通,所有受影响区域成功恢复送电。望着远处村庄和街道陆续亮起的灯火,江南和所有抢修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两公里的线路,总经理就一直跟着我们,中间没有休息。当时大家看到总经理亲自上阵,干劲更足了。”织金供电局老员工冯绍文回忆。

坐着能指挥、起身能抢险,20多年的电力“老兵”,江南始终没有荒废“看家本领”。

江南(中)在织金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受访者 供图

无数次的抢险救灾中,让江南感悟最深的,便是面对灾难,各方团结一心凝聚起来的钢铁力量。

“在抢险救灾一线,无论是我们电力系统,还是群众,还是其他单位的抢险力量,大家拧成一股绳,共抗灾难的场景,无数次令我动容。”江南回忆。

同样是在一次暴雨天气中,出于抢险需要,现场指挥部设立在一户群众家。得知抢修人员组要建立现场指挥部,群众立即腾出一间房屋,供抢修人员使用。不仅如此,群众还为抢修人员熬制姜汤,送给抢修人员驱寒保暖。

“我们感谢群众支持工作,群众却感谢我们帮忙抢险。我们同心而行,大家心底生出暖意,是希望,也是力量。”江南说。

每次站在灯火光明的街头,望着千家万户闪烁的灯火,江南总会感慨:“‘人民电业为人民’,这光明,是电力铁军的坚守,是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更是伟大祖国强大综合实力的托举。”

在工作中,江南还着眼于从源头降低灾害影响,积极推动电网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辖区内电网薄弱环节,持续优化电网结构,有效提高了电网抵御暴雨、冰雹、雷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织金县的电力安全筑牢了“防护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怡

编辑 向莉君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