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上半年超160家 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7%

鲁网9月17日讯 (记者 张迪)9月1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标志性产业链上的临沂好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及企业、产品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临沂市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等赛道,走出了一条沂蒙革命老区“红绿兼映、绿产相融”的发展之路。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160余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50亿元、同比增长约7%。临沂的新能源发展经验成为了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新能源应用方面,临沂始终走在前列。全市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光伏装机量稳居全省前3,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数位列全国地级市第1、装机总量位居全国第2。作为全省抽水蓄能重点城市,已形成运行1座、筹建1座、纳规1座的梯次布局。另外,5个新型储能电站实现并网,7个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正在布局。国家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省 “千乡万村驭风行动” 试点各落地 4 个,不仅双双拿下全省第一,前者试点数量还位居全国第二。

新能源产业方面,全市快速成链成势。充分发挥临沂石英砂资源和物流优势,瞄准光伏技术换代窗口期,坚持“光储氢输充”一体化发展,先后落地了曜灵时代、欧圣达、国华金泰、上海电气、中节能太阳能等大批新能源企业,陆续建成了光伏、锂电储能产业链条,加快打造河东、兰山、郯城等多个新能源产业园区。全国最大、省内首个国华金泰光伏玻璃项目实现投产;中节能太阳能光伏智能制造项目即将投产;江苏超电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沂蒙新质产业园。

发展生态方面,全市不断完善要素。秉持“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理念,推出“人才公寓免费住、科创园区免费用”等多项人才扶持政策。引进一批全职院士团队,构建“临沂市新能源高端智库”。拥有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44家,每年可输送高技能人才4万人;成立首家市级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全省首个市级“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并建立50亿元“双碳”产业引导基金、50亿元长三角基金、10亿元氢能创投基金,助力新能源产业链建设。

责任编辑:王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