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有错误 消费者如何维权

“如果发现食品标签有问题,消费者该怎么办?”9月14日,在2025年山西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市相关部门专家就此问题,面对面解答了群众咨询。

专家表示,食品标签有问题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漏标,二是错标,三是无标。针对部分包装标示问题,消费者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惩罚性赔偿。

【案例·漏标】小黄在楼下超市买了一盒口香糖,回家后发现口香糖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如果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或者商家涂改生产日期,可能刚买回家的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食品会发生腐败变质,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维权】由于口香糖上没有生产日期,小黄可向超市或者生产厂家主张口香糖价款的十倍赔偿,还可以主张增加赔偿1000元。

【案例·错标】大熊喜欢吃坚果,在超市买了一袋夏威夷果,食用时感觉很油腻,而夏威夷果包装上标示的营养成分表中载明每100克产品中脂肪为24.7克。大熊怀疑包装上标示的脂肪含量不真实,送至检测公司检测发现实际脂肪含量为100克产品含62.1克脂肪,远高于其标注的数值。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三倍。

【维权】由于夏威夷果营养成分表脂肪含量标示不真实,大熊在购买时受到误导,对食品营养和口感产生错误预期,大熊可以向商家主张夏威夷果价款的三倍赔偿。

【案例·无标】宝妈莉莉给宝宝买了一罐进口奶粉。莉莉回家后想好好研究下奶粉的配料、营养成分等,却发现这罐奶粉竟然没有中文标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销售无中文标签进口食品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

【维权】由于进口奶粉上没有中文标签,莉莉可以向超市或者生产厂家主张进口奶粉价款的十倍赔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