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200例!吉大一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5年9月3日,吉大一院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4级皮肤专业硕士研究生李雪在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这是吉林大学第3例,也是吉林省第200例(全国第209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李雪201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经过6年时间的等待,终于配型成功,9月3日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吉大一院血液科第一时间将造血干细胞送到移植医院,帮助需要的患者完成生命救治。李雪说:“作为医学生,我感觉都是治病救人,只是这次(捐献)以不同的方式来挽救别人的生命。希望我捐赠的患者能够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捐献前夕,受捐患者通过中华骨髓库转交至李雪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她的无尽感激。面对来信,李雪十分感慨地说:“我虽然无法体会她身处绝望的境遇,但使我最触动的是,她对家人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的情感。我想,她应该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在阳光下,所以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她。这次经历也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未来,我将始终秉承医者初心,尽我所能,去帮助每一位患者。”

采集当天,吉大一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彬,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弋,党委副书记汪云龙等院领导与李雪的研究生导师周俊峰、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萍等前往慰问。他们详细了解了李雪当前的健康情况、捐献情况等,对她的生活、学习给予关怀。刘彬在探望时表示,李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白求恩精神”的深刻内涵,这份医者仁心,这份生命的馈赠,不仅拯救了一位素昧平生患者的家庭,也为全体医学生树立了典范。他叮嘱有关科室对李雪给予持续关注和关爱,广泛宣传和积极学习李雪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让医者大爱如繁星般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天早晨,吉林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德富,吉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姚玉海,在吉大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邬巍及OPO办公室副主任潘杰等陪同下探望李雪,并为其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向她的捐献精神和行为表达敬意和感谢。邬巍在看望李雪时表示:“李雪同学的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当代医学生的仁心风范,是全院师生的骄傲。”他仔细询问了李雪的身体反应,同时对连续值守、精心操作的红十字会协调员及血液科医护人员表示慰问,感谢大家默契配合、保障采集顺利完成。

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萍在看望李雪时说:“李雪同学的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点亮生命之光的大爱精神,作为研究生管理老师,我们见证了李雪在学业上的勤奋与拼搏,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无私与大爱。她是学院研究生的骄傲,愿大家以她为榜样积极传递爱与希望,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李雪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周俊峰说:“当我得知李雪同学是因为骨髓捐献住院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她之前只是和我说请三天假,没说原因,我也没追问!紧接着是无比的敬佩和为之骄傲。在我眼里,她还是个学生,却做出了许多年长的人都未必能下决心做的事,去承担一份如此沉重的生命之托!她的爱心,为这个世界增加了温暖的注脚!”血液科副教授刘晓亮介绍,整个采集大概需要4至4.5小时。很多人听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对供者的敬佩。目前的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捐献者完成捐献后可以很快回归社会,正常地工作和生活。捐献者是一个桥梁,一边连着捐献者的无私大爱,一边连着患者活下去的渴望,有这种大爱,对我们全校的师生也是一种鼓舞和鼓励,让我们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9月4日上午,李雪同学在血液科完成捐献及身体检查,顺利出院。这位“白衣天使”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远方的患者按下了生命的“重启键”,她明媚的笑容,也预示着另一段生命奇迹的开始。

吉刻新闻记者 越明

图片由医院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