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通讯员 王九会 潘相洁 烟台报道
搭台唱戏,一个旋律,人人争先,万马蹄疾,犹如春风化雨,这是人们对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句赞语。
在恒邦股份,“纸媒广播传播平台”“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平台”“文化活动传播平台”……这一个又一个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铸魂平台,犹如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又像一出出撼动人心的文化大戏,在路上可以听到,在纸媒上可以看到,在手机和电脑上可以搜索到,让员工随时可以品味一种来自恒邦文化的庄严洗礼。这些独立发光、各有侧重,既融会贯通、又交相辉映的文化平台,把员工道德情操、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汇聚起了冲刺“千亿恒邦”征程上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3年12月,恒邦股份在海量企业参与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评选表彰活动中脱颖而出,捧回了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的“全国政研工作优秀单位”荣誉证书,全国仅50家企业获此殊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恒邦股份企业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佐证。
“纸媒广播传播平台”——以传统方式鼓舞人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恒邦股份依然坚守着纸媒广播这块传统文化阵地。《恒邦冶炼报》与新闻中心广播站,这两个陪伴恒邦走过数十载的“老伙计”,如同两位忠实的记录者与传播者,用文字和声音,书写着恒邦的发展故事,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恒邦人。
《恒邦冶炼报》,从“企管简报”到“12版大报”,彰显着纸页间的文化传承。翻开《恒邦冶炼报》,油墨的香气里满是时光的味道。这份厚重翔实的企业报刊,源头要追溯到1990年4月,当时的恒邦股份还叫牟平县氰化厂,为了交流生产信息、分享管理经验,一份简单而不失分量的《企管简报》应运而生。最初的它,不过是几页油印的纸张,但却像一颗种子,在恒邦的土壤里扎下了文化传播的根。
2005年7月,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管简报》正式更名为《恒邦冶炼报》,从“工作简报”升级为真正的“企业内刊”。这不仅是名字的改变,定位的跃升,更成为了全面展现企业形象、凝聚员工情感的厚重载体。从最初的4版,到后来扩展至8版,再到2024年增设副刊,版面扩容至12版,每一次“扩容”,都对应着恒邦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升级”。
如今的《恒邦冶炼报》,每月1期,一年至少13期从不间断,如同一位准时赴约的老友,出现在各车间、班组的书架上。翻开报纸,“公司要闻”栏目,记录着生产经营的大事要闻;“先进典型”栏目,则是员工心中的“群英榜”,这些名字和故事被印在报上,就像身边的榜样在轻声说:“你看,我能做到的,你也可以。”
2024年增设的副刊,更是让《恒邦冶炼报》多了一份“烟火气”与“文艺范”。这里有员工笔下的“生活随笔”,有“摄影作品”,还有“书法文学作品”。2018年,《恒邦冶炼报》凭借扎实的版面设计、鲜活的动人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黄金行业企业报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精品企业报”荣誉称号。
新闻中心广播站,从“厂区广播”到“车载声浪”,彰显着声音里的精神传递。“第一时间播报时政要闻,第一速度直击员工生活,发生在您身边的新闻,就是您最想关注的新闻,这里是恒邦股份新闻中心……”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厂区,新闻中心广播站播音员清脆洪亮的声音准时响起,穿过办公楼、车间、食堂,传到每一位员工心中。
2010年,恒邦股份正式成立新闻中心,广播站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最初的广播站,每周制作一期节目,开设“新闻资讯”“先进人物”“典型经验”“哲理故事”等栏目。“新闻资讯”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方针政策、工作进展;“先进人物”讲述身边动人故事,“哲理故事”和“生活常识”则像一缕春风,给忙碌的工作增添几分温暖与趣味。
2014年,恒邦股份又一次创新,将广播站的覆盖范围延伸到20多辆上下班通勤大巴车上,推出“车载广播”,让文化传播从“厂区内”走到了“通勤路上”。“以前上班路上总觉得漫长,现在听着广播里的公司新闻和同事故事,不知不觉就到厂了。”青年员工小王说。有一次,车载广播播放了原料公司业务员“诚实守信”的故事——他在采购过程中发现供应商多送了一批原料,主动联系退回,还婉拒了对方的感谢礼。“咱恒邦人就是讲诚信!”大巴车上不少员工都议论说。这种“无意聆听”,往往比刻意宣讲更有感染力,让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员工日常。
从《恒邦冶炼报》的纸页墨香,到广播站的“声入人心”,恒邦股份的传统文化平台,以最传统的方式,传递着最真挚的文化力量。它不追求花哨的形式,却用扎实的内容、鲜活的故事,让员工在阅读与聆听中,感受到企业的温度,汲取到奋进的力量。
“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平台”——以现代方式打动人
在这个“人人有手机、时时刷屏幕”的时代,恒邦股份深知,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靠传统平台,还要跟上“数字化”的步伐。于是,“恒邦股份”“恒邦青年”微信公众号、“恒邦股份”微信视频号等数字化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它们以“便捷、生动、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恒邦企业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恒邦窗口”。2018年,“恒邦股份”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随后,面向青年员工的“恒邦青年”公众号也同步开通。如今,公众号已拥有11000名关注者,实现了员工全覆盖,还吸引了不少客户、合作伙伴及同行业主流媒体的关注,并荣获“优秀新媒体”称号。
微信公众号的便捷,让企业文化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员工们可以在午休时刷一刷,了解公司新闻;在下班路上看一看,学习先进事迹;在周末闲暇时读一读,感受企业温暖。“以前想了解公司动态,只能等报纸或者听广播,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太方便了!”经常出差的销售部赵部长说。有一次,他在外出差通过公众号看到公司获得“全国政研工作优秀单位”的消息,立刻转发到朋友圈,骄傲地配文“这就是我的公司”!
微信视频号,镜头里的“恒邦温度”。如果说微信公众号是“图文并茂”,那么微信视频号就是“声画同步”,它用镜头记录着恒邦的点点滴滴,让企业文化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恒邦股份”微信视频号的内容,涵盖了员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道德标兵事迹短片”,让更多人看到标兵风采;有“十佳青年”专题视频,通过镜头展现年轻员工的专注与拼搏;有各党支部“红歌献给党”系列视频,展现恒邦党员的爱国情怀;还有员工的“日常记录”,比如《三?八妇女节:她们的力量》,让人们看到了女员工的“多面风采”;《乒搏奋进逐梦赛场》,则记录了乒乓球比赛的精彩瞬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文化活动传播平台”——以互动方式吸引人
如果说纸媒广播传播平台是企业文化的“静态展示窗”,那么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平台和文化活动传播平台就是“动态体验场”。这里没有枯燥的宣讲,只有生动的互动;没有被动的接受,只有主动的参与。恒邦股份及各子公司、分公司,每年、每月都会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企业文化从“纸面上”“声音里”走到“生活中”。这些文体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象棋、拔河、书法、绘画、摄影、演讲、读书分享会以及各类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等。其中,员工们最为期待,反响最为热烈的是道德标兵评选活动和“恒邦杯”篮球赛。
道德标兵评选活动年年举办,精彩纷呈。自2012年曲胜利总裁提出开展“德耀恒邦”——道德标兵评选活动以来,这项“德耀恒邦”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先后评选出67名道德标兵和61名道德标兵提名奖,成为恒邦股份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2011年,在一次干部员工大会上,恒邦股份总裁曲胜利掷地有声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企业也是一样,必须培育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以道德文明为引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的企业永续发展才有保障。”正是基于这一“以德兴厂”的战略思考,在当年的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曲胜利向全体员工发出动员令:自2012年起,每年开展一次“德耀恒邦——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
2013年1月29日,恒邦股份首届道德标兵颁奖典礼在职工俱乐部二楼会议大厅隆重举行。这一天,当5名道德标兵走上领奖台时,全场掌声雷动——冶炼一公司孙立涛,凭借“敬业奉献”当选;原料公司曲颖超,以“诚实守信”获奖;技术发展公司黄书波,因“助人为乐”上榜;冶炼二公司于深松,靠“孝老爱亲”获誉;销售公司张才茂,以“见义勇为”受奖。
首届颁奖典礼,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位员工的心灵。从此,“争当道德标兵”成为恒邦人的共同追求。2018年,恰逢恒邦股份成立30周年,当年的道德标兵评选又增设了“敬业奉献特别奖”,10位“老恒邦人”获此殊荣。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恒邦股份又评选出10名“优秀共产党员”。根据他们的事迹制作的短片《答案》,生动诠释了“企业里的共产党员该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部短片,不仅在公司内部引发强烈反响,还被行业媒体正向转发,让外界看到了恒邦党员的责任担当。
“恒邦杯”篮球赛,19年坚守如初,雷打不动。如果说道德标兵评选活动,照亮了恒邦人的心灵,那么连续19年的“恒邦杯”篮球赛,则点燃了恒邦人的“热血”。每年初夏时节,恒邦股份的篮球场都会成为最热闹的地方——“恒邦杯”职工篮球赛如期而至。截至2025年,这项赛事已走过19载辉煌历程,成为恒邦人心中最期待的“体育盛事”。2024年恒邦股份男子篮球代表队,在牟平区总工会举办的全区企业组男子篮球比赛中勇夺冠军。
纸媒广播传播平台、数字化新媒体传播平台、文化活动传播平台,这三个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相互赋能的平台,就像“三驾马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共同编织起恒邦股份企业文化的“立体网络”,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通过纸媒平台得以“永久保存”。2013年以来,恒邦股份每隔5年编辑出版一本《道德之光——恒邦股份道德标兵风采录》,目前已出版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将于2027年出版。翻开《道德之光》,标兵们的事迹历历在目,成为员工们随时可以翻阅的“道德教科书”,掀起了“学标兵、做标兵”的热潮。
文体活动的优秀作品,也通过纸媒得以“集中展示”。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会刊登在《恒邦冶炼》副刊上;员工在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中的精彩感悟,也会被整理成文字发表。2025年,恒邦股份还将《恒邦冶炼》副刊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整理成册,编辑出了员工文学作品集《微光》。正如《微光》序言中所说:“每个生活中都有光,每个人都是微光的主体,这些微光聚集在一起,就能照亮恒邦的前程。”他们编辑的道德标兵事迹短片《答案》,不仅在公司内部传播,还被《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黄金报》等行业媒体转发,让外界看到了恒邦的道德建设成果。
从纸媒的“笔墨书香”,到新媒体的“指尖传播”,再到文化活动的“热闹互动”,恒邦股份的三个文化平台,以不同的方式,脉动着同一个旋律,传递着同一个声音——“忠诚、担当、创新、奉献”,共同构成和繁荣着丰富多彩、震撼人心的恒邦文化图景。